常看到一些文章,告訴你如何回復領導的微信才是最準確的,這些重要嗎?當然重要。
只是我們沒有必要糾結在當領導發來微信的時候,是該回答“嗯”還是“嗯嗯”,是該回答“好”還是“好的”。否則,簡直會抓狂的不要不要的。
作為領導,他更關心的是交待你的任務能否順利完成,而不會關注你回答的用詞。大家都很忙,更在意的也只會是結果。
不然領導只關心這種枝端末節,豈不是太沒有胸懷,太玻璃心了呢?實在無法想像,因為你的一個用詞,人家會揣測半天,你到底有幾個意思?
小李每次收到領導微信發來的消息,一般都是布置工作等。他都會糾結該如何回復才能讓領導更滿意,所以常常措詞好半天,才能回復消息,偏偏他的上級主管是個急性子的人,對小李頗有些微詞。就算不是急性子, 經常這樣也會讓人不高興。本來回答一個知道、是的就好了,他卻要思考半天,才用他感覺最最合適的用詞來回復。
有些事情,在他想如何回復的過程中,擱在別人那里,說不定就進行了呢?
另外小李特別依賴微信,有時比較緊急的事情,領導交待他去安排,他一定是發微信,而對方可能未看到,不能及時回復。小李就會一直等著。好幾次都影響事情的進展,惹得領導跟他拍了桌子。領導問他,難道不能直接打個電話嗎?小李只會用非常無辜的眼神看著領導,但是下次他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
后來,領導分析他也許在駕馭文字方面可能更有才華,把他調到另外一個部門從事與文字打交道的工作,想著是人盡其才。哪知,他并沒有此方面的特長,還是只關注在自己的言行是否讓領導滿意否。一點不把心思放在工作能力的提升上。
你說他是“溜須拍馬”之人吧,也不是。只能說明他內心不自信、不認同自己,所以非常在意周圍人及領導對自己的看法,在這些小事上就顯得偏執一些,當過度關注這些,自然就忽略了其它方面。他的各種想象別人高興或者不高興都是他自己的內心戲。
在職場中,情商再高,也要智商在線。一個工作能力不行的人,他回復的微信再完美都沒有什么用。
試想一下,我們收到別人的消息,會關注什么呢?
1、不失禮貌、簡潔明了、看得明白,有些人發來的消息根本沒有表明自己的訴求是什么,看得人云里霧里,不知所云,于是又要去了解確認,這樣很影響工作效率。
2、盡量不是語音,一般工作時,大家會登錄電腦版,發了語音,又要打開手機去聽,而且在某些場合,直接看文字更方便,要是聽語音,會更加浪費時間。
緊急事情打電話,因為工作時,很多人微信會設置為靜音。我個人習慣在一段工作中,是不看手機的。這段時間會沉浸在某些事務中,不看手機,也不會被手機打擾到。除非有人打電話來。
再者,如果一個人足夠優秀,就算是他回復有用詞不當的地方,是不是也容易被人原諒或者忽略呢?
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各種想法,對世界的認知,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會遵循著很多規則,但是關于怎樣處理問題、怎樣表達自己,一定不會是全世界的人都一樣,都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就說回復微信吧,不同的人、不同的語境、以及當時當刻我們的情緒等等,那說出的話自然都不會標準的答案。怎樣才算是完美、才算是最正確,顯然不會有唯一的格式。所以,又何必糾結于其中呢?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那延伸一下可以是“盡信網不如無網”。
職場中,還是先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好,讓自己越來越優秀。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在無謂的小事上消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