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
這篇文章本來昨天發出的,但因保存喪失了一半,擱置一天,第二天早晨讓自己對昨日文章,卻有不一樣觀點。
做人和做產品始終不一,人禮儀和數字產品禮儀也相差甚多。
前言
什么是數字產品呢,就是我們每天使用的手機電腦,車載系統,觸屏等一切電子產品,經過一些了操作后,幫助我們完成某項需求的和目的的界面。
學做人,會做人在社交活動中影響自身受歡迎度和人緣。數字產品同樣需要遵循學習禮儀來體貼用戶,甚至做到比人還要體貼,才能大千軟件中讓用戶留步。
起始數字產品的禮儀和人社交禮儀差不多,但又有細微區別。兩者都需洞察對方心里,預知對方的感受,從而作出不引起反感之事。
但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始終比數字產品復雜太多,在社交中如何把捏度,既能保持個人特征和性格,個人品味及獨特性,又能讓他人由衷的佩服,做起來真的很難。
但是數字產品則簡單多了,我只要想盡辦法一心為你好,增加我的智慧功能,變得更聰明目的就是服務于你,不需要任何分心。費力揣測需求目的,記錄每步的行為步驟,減少答案提高有價值的選擇,為你隨處解決問題。
在數字產品的世界,只要你存在需求,我便會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幫助你,愉快輕松的去解決。
1.體貼產品具有的15大特性
1. 關注用戶愛好,記得曾經做過的事情;
2. 恭順用戶,提供建議參考而命令;
3. 體貼樂于助人,能讀懂暗示,心領神會;
4. 具有常識,明白合適場所放合適的功能,俗稱“識眼色”;
5. 提前預見需求,從用戶過往痕跡判斷使用習慣做到提前預知即將的操作;
6. 盡職盡責,認真堅持,避免用戶出現不可避免的錯誤;
7. 不會因自身原因增加用戶負擔,例如“操作太快無法反饋”的等,學會默默完成分內之事;
8. 及時通知,提供反饋降低等待;
9. 敏銳的觀察,主動記錄偏好設置;
10. 有自信,懂的信息內容的重要性學會備份和區分;
11. 不做過多的詢問,主動記錄內容;
12. 失敗也有風度,有挽回的余地;
13. 懂的何時調整規則,擁有自我判斷力;
14. 承擔責任,及時止錯;
15. 避免低級錯誤,擁有撤銷提醒功能;
2.聰明產品具有的4大特性
1.懂的利用計算機空間。
提前做好下一步準備,比如:閱讀文章和視頻時做預先加載,使用時不卡頓;
2.有記憶力。
主動記錄而非每次詢問,預測下一步;
3.記住細節。
包括:記錄文件位置;推斷信息;取消多會話;外部程序活動;錄入過去的數字;
4.聰明的產品發揮聰明。
比如:縮小決策數;設置偏好閾值;多數情況下大多數人是對的;
感悟
以上講述的是如何做一個貼心和聰明的產品,懂得數字產品的禮儀。只要功能有用對用戶好,如同微信每次改版的小細節,雖然界面無變化,但總會有意想不到貼心和方便。
例如:消息支持2分鐘[撤回],而后增加[修改撤回],讓你避免忘記復制撤回內容,而不得不重新編輯。
還要拍完照后,[聊天框發布]時總會提醒是否為第一張圖片,而我們大多情況都是選擇第一張,省去進入相冊選擇照片的麻煩;
寫到這反而覺得做產品太久,做人沒了獨特觀點了,本身性格偏屬于中庸之道,存在即合理,似乎可以包容一切差異,和理解爭紛擾亂。
但后續發現為什么蘋果產品如此受人追捧,最初期它似乎一直按照自己風格路線,細節交互至今都存在反人類操作,無法修改字體,修改圖標,界面統一。不管不顧各種越獄,插件的修改。無論UI和產品性能走在創新前列,大家隱忍使用。
產品本身特性品質定位明確,不顧外界聲音保持本我,總會被欣賞。做人也是,保持外圓內方,不讓外界棱角傷到他人,但若過份內入,也會觸到方正不妥協。
前期回顧:
第1章:《交互》1.產品設計開發是怎樣的過程
第2章:《交互》2.如何理順問題,搞清設計目標
第3章:《交互》3.如何建立有效的人物模型
第4章:《交互》4.如何構建場景和挖掘設計需求
第5章:《交互》5.如何呈現功能和定義框架
第6章:《交互6》如何設定良好產品的行為基礎
下章預告:如何讓用戶保持專注度和效率
我是糕小糕,糕小糕,正在用思維導圖閱讀法,攻克經典書籍。希望整理的對你有用。
正所謂:書宜雜讀,業宜精鉆
你知道嗎,你的贊,會讓我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