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正在工作室勞動搞衛生,老同學打來電話,問了我一些事情,然后隨口說,你最近朋友圈發得少了啊!
我先是一楞,沒想到,這位從不在我朋友圈評論點贊的老同學,居然還關注到我的朋友圈,真讓我暖暖的感動下。
是的,確實發得少了,是忙,也不僅僅是因為忙。
我理想中的朋友圈,是打開后,全是慢慢的溫暖,感動,成長,收獲,新奇,我可以隨時看到腦洞大開的干貨,也能時刻感受人生旅途顛簸后的一絲溫情。
可事實是,我因為做營銷接觸得多,所以朋友圈已2000多人,你可以想象,那是怎樣一番喧鬧的場景。
往往拿起手機刷了半天朋友圈,放下后一片茫然,不記得看見了啥。
我想從自己做起,發一點有質量的東西,能讓人感覺有些與眾不同的東西,但是好難?。?/p>
套用曾經一句流行的話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所以我發得越來越少。
有時,不知道發些什么好?!
想發點公司和產品吧,這個按理說是正路,可是好忐忑,編一段獨創的有特點的文字圖片是如此的不容易,最擔心的就是把自己說得太好,是的,我們已經是這么牛X的產品了,難道我不該低調些嗎?不要說刷屏,就是感覺發得多點都是顯擺,好吧,我承認,這心理就算我自戀好了。
發點美食的圖吧,也是很難,除了和朋友吃飯,我一般吃得都很簡單,貌似老玉米酸奶生菜葉子啥的也沒啥可秀的。下館子吧,菜是精美,但我發片流程太長,拍照,挑選,潤色,再打水印,編文字,估計發完后朋友都吃完了,他肯定會覺得我精神不正常。
發點雞湯文吧,這種勵志積極向上的文字符合我的調調,但我咋感覺最好的雞湯詞都被人說濫了呢,我不排斥雞湯,當然,也不排斥反雞湯,只是現在朋友圈喝到的雞湯,兌水的都千篇一律,不兌水的都似曾相識,找條有獨特口味的雞湯文還真是不容易。
發點手機攝影吧,去年我自己堅持“隨手拍”手機圖片記錄方式,已經發了近200條了,但那天偶然用原來的老單反照了同一個場景,窗臺上的花,感覺單反出的片子,即使不做后期,那種油潤,豐滿,顏色飽和,背景虛化,純粹的感覺,手機照片瞬間被秒成渣了,心理有陰影了啊,再說不是職業玩,也真沒那么多值得拍的。
發點自拍吧,這個大家都比較愛發,問題是朋友圈大家的自拍都是用美顏,不論是相機還是軟件,那個臉吧,出來后的片子,媽呀,那個皮膚好的,比婦產醫院剛出生的小寶寶皮膚都好,我想了想,算了,本來大眾臉,再把圖修個瓷娃娃樣,估計自己都認不出來了。
發點啥呢,難啊。
今天發點文字吧,參加好報的寫字活動,已經半夜碼字32天了,這是第一次發在朋友圈,這些感覺你是否也有呢?不求打賞求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