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現衣柜里堆滿了衣服卻找不到一件可穿的衣服,這也許表明你是一個過于念舊而不愿意更新的人。家里到處堆滿了物件,而你卻沒法扔掉不需要的物品,這也許表明你是個優柔寡斷的人。
看到這里的就開始對號入座的親們,念舊和優柔寡斷的性格其實就是你的心智模式。
本質上來講,人們內心深處存在著自己解讀的世界運行模式的圖像,而這種圖像則把人們局限在自己習以為常的思考方法和行為方式之中。就像執著于過去的人,生活里多半在懷念以前的日子,很少參與到未來的新生活。
心智模式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并采取怎樣的行動。比如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描述可能不同,因為他們看到了事情的不同細節,也就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心智模式影響了他們的觀察。
跟著笑來老師學習的人,都知道注意力是自己最為寶貴的財富。但是一旦有多出的時間卻不用于提高自己,讓自己成長起來,仍舊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刷朋友圈,刷電視劇。這些都是自己心智模式惹的禍。
如何修煉自己的心智模式,讓自己不會被動地受制于固有的心智模式,對于出現的結果不會發出一聲無力感的嘆息或者產生悔恨呢?
01、反思技能
反思實踐是心智模式修煉的精髓。它能讓我們放松思考的過程,使我們更能意識到心智模式是怎樣形成的,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這就比成甲老師提到的放慢自己思考的過程,把時間用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02、探尋技能
探尋技能涉及到我們和別人面對面的交往,以及面對復雜和沖突的問題。如何探尋,彼得.圣吉提供了四把金鑰匙。
聲稱的理論和實行的理論。比如我覺得我們應該都要有一顆愛心。但是在街邊遇到乞討的老人我基本上不會給他們錢,更別說那些路過此地說自己盤纏花完了的騎行者了。顯然,我實行的理論、深層的心智模式,與我聲稱的理論不一致。其中的差距常常是愿景帶來的結果,而不是偽善所致??蓡栴}不在于差距本身,而在于是否能說出真相。如果無法察覺到差距,那么根本不可能有進步。
跳躍性推斷。一目十行,說的是心念的速度。但諷刺的是,這恰恰降低了我們學習的速度,因為我們立即“跳躍”到了一般化的概括,這個速度之快,讓我們無法進行充分的考慮和檢驗。我們的理性思維非常善于從具體細節中形成“抽象”的概念——即把許多細節換成簡單的概念,然后再用這些概念來推理。然而,當我們不能意識到從細節到一般概念的跳躍過程時,抽象概念推理的能力就恰恰限制了我們的學習能力。
這段話聽起來十分繞口,舉個栗子,鄰居張阿姨對剛搬到新租房的我們十分友好,甚至還告訴我們的房子租貴了,隔壁房子便宜又好。那時我和老公便認為張阿姨人不錯,靠譜。此后一段時間里都是這種印象。請注意,我們并沒有去檢驗張阿姨的信息是否準確,就相信了她說的話。從她的一言一行來看,她都無疑是個熱情,有影響力的人。實際上,當我們從直接觀察,不經檢驗就到達一般化概念,就出現了跳躍性推斷。它會阻礙我們的學習,因為它成了不需要證明的東西,它把假設當成事實。
左手欄。這個方法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心智模式,在特定的環境下,是如何運行的。它能揭示我們如何通過操控環境來避免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從而進一步阻礙我們改進事與愿違的狀況。這一點,看過《高難度談話》的朋友應該很容易理解。即在與別人的談話中,沒有說出來的想法。就是說話繞圈子,不直接挑明。背地里的想法就是每個人的心智模式的運行走向。而實際上,我們的談話目的其實是想要改變現狀,讓雙方都能從中有學習的收獲。
探尋與宣揚的平衡。說的簡單點,就是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不僅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要知道別人的觀點,告訴對方自己觀點的依據在哪,同樣要求對方告訴自己他的依據。這樣兩人都會十分清楚事情的狀況,盡管談話的結局并不一定要達成一致。至少雙方會因此明確自己接下來要怎樣做了。當然,探尋和宣揚的實踐意味著你要情愿暴露自身思想的局限——情愿證明自己是錯誤的。如果達不到這一點,但卻要求對方做到,就既不穩妥,也不安全。
心智模式的修煉是系統思考的基礎。這兩項修煉可以很自然地結合,一項暴露隱藏的假設,另一項通過重新安排假設的結構來揭示主要問題的起因。不僅不能改善我們的心智模式(我們思考什么),還能改變我們的思考方法:從以事件為主導的心智模式,到新的心智模式——它能讓我們看清長期變化規律,及其產生和發展背后的結構性原因。
這一階段,我將追尋“系統思考”系列,并將之運用于實踐。#day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