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金星在節目中讀了一首詩——《對白云的贊美》,讓現場的觀眾大笑不止。
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別白特白
極其白
賊白
簡直白死了
啊”
這是詩???
很多人看到這首詩,第一反應是質疑,甚至謾罵。
金星也毫不留情地評價道:“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我只想說,烏青的詩歌真爛呢?!?/b>
可就是這些廢話連篇的詩,被很多網友追捧,還讓一個男人三番兩次地走紅,甚至出版了一本詩集。
這樣的詩都能被出版,許多人表示難以理解。這究竟是出版商智商欠費,還是廣大網友好忽悠呢?
01
被稱為“廢話體”的詩歌出現后,不僅讓網友們笑破肚皮,還讓大家也紛紛模仿創作。所以,在2012-2014年間,“廢話體”詩歌紅遍網絡。
而“廢話體”首創者烏青(原名鄭功宇),也因此爆紅。
烏青出生在一個小縣城,從小就“不務正業”。到了高中時,他已經完全放棄了學業。
那時,他整天泡在圖書館看雜書,最大的理想是做圖書館看門員,因為這樣就可以整天看書了。
他甚至想好了,如果以后不能在圖書館工作,就去星級酒店的酒吧里當酒水員。
這樣的烏青,在別人眼中,是胸無大志的,亦是叛逆的。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平時看似不學無術的烏青,竟然考上了大學,專業是電視編播。
大學期間,烏青在某個網絡論壇里認識了堅和肉兩人。因為對文學的共同愛好,三人經常組團跑到一些文學論壇去參加活動,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隨著對文學越發狂熱,烏青的注意力已經不在課業上,他萌生了退學的念頭。
幾番掙扎后,烏青決意退學,任何人勸阻均無效。
不久,他的兩個好友也一個退學,一個辭職,三人分別從杭州、上海、湖南聚到一起。
年輕時,我們對未來總有著美好的憧憬,以及滿腔無知的勇氣。
烏青三人就是這樣,帶著自己肯定能闖出一片天地的雄心壯志,共同創立了橡皮文學網。
2001年1月,橡皮文學網正式上線。當時,新穎的電子書形式和大容量的精品內容吸引了大量讀者,橡皮文學網每天的瀏覽量都很高,論壇人氣很火爆。
那時,“橡皮吧”聚集了大量的網友,每天都像過年般熱鬧。
可是,眼看他起朱樓、宴賓客,眼看他樓坍塌。
后來,由于資金有限,網站的深度建設被限制,再加上運營方法的欠缺以及其他因素,橡皮文學網不得不在2004年關閉。
多年后,當烏青回憶起在橡皮文學網的日子,還是會很自豪地說:“我們被模仿,但從沒有人超越我們?!?/b>
而更讓他懷念的,是和“戰友”們開周會的愉快時光。那時候的他們,眼里有光,心里有夢,行動上干勁滿滿。
那樣的時光,其實不僅烏青擁有過,也許每個人都擁有過,只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卻丟掉了那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自己。
02
這么多年,大家一直很好奇烏青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奇葩,才會創作出如此“奇葩”的詩歌。
查閱烏青的詩歌,你會發現,真的毫無韻律和美感可言,給人的感覺只有四個字:隨心所欲。
一組銀行賬號竟能成為詩?
多神通廣大,才能感覺到一只雞的悲傷?
蘋果和雪梨表示很無聊。
這樣的詩歌,令很多人不敢恭維,只能當做生活的笑料。
可這種被大家嗤之以鼻的詩歌,烏青卻一直認真地寫著。
曾有幾個月的時間,烏青和朋友在大理擺攤賣“廢話體”手寫詩。
他把自己的詩印在明信片、小包上,或者做成海報張貼在不同的地方。他認為現在很少人會買詩集或讀詩歌,所以,他們的工作就是讓大家有更多機會接觸到詩。
烏青說:“當一個人無意中看到一首詩時,也許就能改變他的一些想法,或者改變他的生活?!?/b>
他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每天線上線下推廣自己的手寫詩。他的理想是,人們能把讀詩變成像喝咖啡那樣信手拈來的習慣。
但那真是一段充滿迷茫和焦慮的時光,一波波的嘲諷,一次次地受挫,再加上生活的拮據,烏青也曾有過感覺喘不過氣的時刻。
然而,有夢想、有目標的人,內心是你想象不到的強大,烏青最終還是咬緊牙關一再堅持。
也許烏青的詩不被很多人認可,但他認真的態度不得不讓人佩服。因為,為夢想而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其實無論哪一種詩體或文字風格,都只是作者對生活和世界最真實的感受。
烏青的詩,即使看起來毫無厘頭,甚至有些粗鄙,但那都只是他在嘗試用一些更確切、更激烈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認知和情感。
這與符不符合詩歌的寫作模式、內涵等等,其實沒有多大的關系。
大家之所以一邊瞧不起這些詩,卻又一邊模仿著,只是因為烏青就像我們自己的影子,把我們內心渴望而卻不敢言的東西表達了出來,把我們對隨心所欲生活的渴望展現了出來。
烏青的“廢話體”詩歌處處透露著自由,而對自由的向往,真的沒有人能抵抗得了,我不例外,你也不例外,烏青更不例外。
03
記得在一次活動中,面對滿場的觀眾,烏青準備朗讀自己的詩歌,但他突然害羞地轉過頭,平復了許久心情后,才敢面對觀眾,一點也沒有其詩歌中透漏出來的大膽和隨意。
寫出那么多“奇葩”的詩,現實生活中卻是一個如此靦腆的人,這樣的反差實在有些大。
但仔細思索,便會豁然開朗。
生活在這個浮躁且壓力重重的時代,誰敢真正放飛自己?即使骨子里天生叛逆的烏青,也是需要隱藏的。
所以,他需要一個出口,來成全自己的叛逆。
從毅然退學去創辦橡皮文學網、果皮文學網,再到成為“廢話體”詩歌的先鋒詩人,幾經顛沛流離,起起落落。這個男人花費了半生時間和精力,其實都是在默默追逐自己的文學夢罷了。
記得在烏青最紅的那兩年,他的“廢話體”詩歌出版后,自己也美曰其名成了作家、網絡先鋒詩人,雖然有人力挺他,但對于他的質疑和嘲諷從未停止過。
引用烏青的話就是:“最近受到的贊揚和非贊揚比我過去三十多年加起來的還要多7000多倍。”
曾有一出版公司資深編輯質問烏青的詩集出版商:
“想問讀客公司,這確定是一本書、詩集,而不是廁紙嗎?廁紙都嫌臟!這樣的東西也能出版,真是既神奇又悲哀。”
如此話語,真的有些傷人。但烏青只在微博上調侃一句:“專業被黑15載,越來越烏青。”
隨后,他依然該干什么便干什么,不再理會外界的嘲諷和謾罵。
他表示:“寫詩是我個人的事,別人怎么說跟我沒關系,我做自己的事,過去很多年沒人看我的詩的時候,我也做我自己的事”。
如此坦然,何嘗不是一種胸襟?
確實,詩歌不僅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語言藝術。而烏青這種如白開水般的“廢話體”詩歌,實在讓人很難恭維。
但不管外界有多少不解、嘲諷,烏青依然表示會將“廢話體”詩歌堅持到底。
他說:“別人承不承認這是詩歌,那是另一回事。我要走自己的路?!?/b>
在沒有傷害他人,沒有違背社會倫理良俗的前提下,烏青敢于創新語言,敢于去堅持自己的內心所想,這樣的勇氣不是人人都有的。
正如著名作家韓東曾評價道:“烏青有持續的專注力,這點不得了?!?/p>
多少人,能夠持續去做一件事?又有多少人,內心是自由的?
記得烏青曾寫下一句話:“有時候,我想我這一輩子也就夠了,去過一些幽靜的地方……。”
深陷鬧市中,無力感重重地壓在每個成年人身上,以至于大家的內心荒涼一片,都忘了自己想要什么,實在悲哀。
但請記住,即使我們沒有滿身才華,即使我們不被認可,
只要對生活保持清醒,敢于做自己,何嘗不是一種英雄主義?
作者丨 羽羽
配圖丨烏青@這里有詩
投稿指南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