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名攝影家王偉老師的系列攝影作品《懷舊瀘州》風靡酒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老照片,隨著《小城故事》的音樂聲飄然而起,一個個老瀘州的代表性場景便躍然于眼前。
或許,照片里有你的童年時光。幼兒園放學時,老師領著的放學隊伍,穿街走巷,將孩子們一一送到家門口。
或許,照片中有你的青春記憶。書包不重,馬路不寬,車輛不多。三倆好友結伴而行的上學之路,用腳底便可丈量。
或許,照片中的某個角落,便是你工作的地方。兩點一線,一邊是讓自己綻放的職場,一邊則是妻兒老小永遠的牽掛。
那時候的城市很小,街道與巷陌都很熟悉,不用坐車,南北二城幾乎可以半小時通達。
那時候的人很少,擦肩而過的人都是熟面孔。
那時候物質很貧乏,生活很清貧。
那時候快樂很簡單,笑聲很干凈。
那時候的夢想真的叫夢想,因為眼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
謝謝王偉老師,用照片留住了我們回不去的那些時光。
從前的時光,停留在黑白色的照片中,像一首悠揚的老歌,婉轉低吟在記憶的長河里。
那時的日子慢悠悠。
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欞,輕柔地灑進屋子里。開門見鄰里,煙火氣便從清晨開始彌漫。
早餐一般都是大鍋稀飯,冒著熱氣,就著咸菜,每一口都滿是家的味道。
放學后,街巷成了樂園。小伙伴們嬉笑追逐,玻璃彈珠從指間蹦出,在地上碰撞,閃爍著五彩光芒;跳皮筋的女孩,身姿輕盈如燕,口中念著歡快的歌謠;大鐵環呼哧呼哧的從身邊滾過,那個手扶搖桿的男生很酷很瀟灑。
夏日傍晚,大人們搖著蒲扇,在院里、在街邊談天說地。孩子們則仰望著星空,聽老人們講述著各種傳說,幻想著可上九天摘星攬月。
月光如水,灑在身上,蟋蟀的叫聲,溫柔了整個夏夜。
從前的時光,沒有高速運轉的節奏,沒有電子設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簡單且純粹。
從前的時光,沒有內卷的孩子,沒有雞娃的父母,青蔥歲月,兼容野蠻生長。
從前的時光,沒有所謂的體制內外,眾生平等,社會尊重每一個勞動者。
從前的時光,教育、醫療、養老沒有商業化應用,焦慮與壓力自然很小。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回望過去也并非想回到過去。
如果人生以此為界,一定要讓人作一個站隊,那么,我還是愿意站在現在,選擇去體驗不一樣的未來。
將從前留在心底,讓當下更加清透,愿未來更加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