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洋氣雜貨店
01.
“平靜很久的心亂了起來”
不喜歡做標題黨,這一次也沒有。
如題所示,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
這大半年來,我更文的次數屈指可數,偶爾大家給我留言說我總是消失不見,我只好回復自己工作忙碌。
工作忙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工作以外,我將顧及家人和朋友外的時間都花在了和他的相處上。
他是我同學的同學,認識一開始,上班時間他會發消息來,跟我分享他在國外看見的各種小趣事,例如超貴的水果,例如造型奇葩的商場電梯等等。
工作很忙,微信經常被各種工作信息狂轟濫炸,繼而也轟炸了我的心情。
看到他發來消息,講得都是一些閑暇的小事,我內心有些煩躁,自言自語道:“這人有沒有禮貌,上班時間,誰有閑心跟你聊這些瑣事?”
這幾年我過得很焦慮急切,上下班路上總是兩步并做一步走,更是不愿意浪費時間閑聊,也因此晚上的一點空閑時間里,我都會靠在床頭看書。
每次我剛拿起書,他就發消息來,手機的顯示燈不停地閃著,強迫癥的我總是要去點掉提示,便給他這樣回復:不好意思我要看書,可能沒時間聊天。
或許每一段感情里都需要這樣一個“厚臉皮”的人,他每天準時準點地來“打擾”我,地鐵里無聊的我也會回一回,就這樣,日復一日,我慢慢習慣了他隨時隨地的問候和關心。
見過各自的照片,聊了無數條的文字消息,我們開始一條一條地發語音消息,繼而是微信電話。
某個周末的下午,我掛掉他的電話,屏幕上顯示通話時間180分鐘,那一刻我有些慌:他在慢慢走進我平靜的生活,我對他的反感在一點點消失。
02.
“慢慢喜歡你”
沒有人能逃得過“真香定律”,我也是。
日常生活里,我開始習慣他的打擾,一旦他沒有及時發來消息,我便開始期待,等了一會兒依然沒有消息,我便開始心情低落,繼而是對他的埋怨和生氣。
某個周五晚上,我和同事去逛街,隨后吃飯時聊了幾個小時,待我們從店里出來,一直燈火通明的南京東路暗了很多,街上也只剩下零星幾個人,我趕上了地鐵末班車,平日里擠得無法呼吸的地鐵,這一刻連座位都沒坐滿。
無聊的我將微信打開又關上又打開,期待再次打開能看到他為什么沒有信息的解釋,直到出了地鐵站也沒等來。
看過不少社會新聞,有“被害妄想癥”的我很害怕獨自走夜路,無奈住的地方距離地鐵站較遠,常常要走上一二十分鐘。
已經很晚,一路上也沒見到幾個人,我快步往前走,心因為緊張而砰砰跳著,偶爾還要回頭看看是否有人尾隨。
內心五味雜陳,有對他平白無故消失的生氣,對他不在身邊不能陪伴的埋怨,對夜晚的恐懼,更多的是對自我矛盾的掙扎和抵抗。
凌晨他發來消息解釋,加班到很晚,疲累的他在回家的路上睡著了,他說:“睡著沒看見消息是我不對,下次害怕了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打電話我肯定能聽到。”
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心里早已用“男朋友”的標準去對他做出要求,嘴上卻還是固執地說:“我哪里有身份去給你打電話呢?”
傲嬌的我在等他那句“你有啊,只有你有這個身份”,事實也如我設想地那樣等到了這句話。
03.
“我們交往吧”
七夕那天晚上,我早已關上手機熟睡,他發來消息:七夕快樂,做我女朋友吧,我們交往吧!
早上看到消息,我整個人開心到飛起,卻并沒有正面回復他。
正式在一起的這一天,他講了很多自己工作及以后我們生活的規劃,最后問我是否愿意做他的女朋友。我說,表白哪有你這樣的呢?我不要聽你講人生規劃,我要聽你對我的感覺。
他說自己不善言辭,實際上講起話來總是巴拉巴拉停不下來,我沉默,并沒有那么快同意,他便拉著我的手搖來搖去,搖到我胳膊發酸,制止他再搖。
我說:“我同意見你第一次面,可能是抱著這樣一種心態:你說見面,那就見呀,誰怕誰,但當我答應見你第二次,我心里就已經同意跟你在一起了。”
認識的五個月里,我們見了不到十次,我卻生氣了好多回。
有時候我也會納悶,面對親人、朋友和同事,我永遠都是那個好脾氣而又隨和的人,我也相信自己會是一個溫柔大方、善解人意的戀人,但不知怎么了,到他這里,我成了一個愛生氣、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嫉妒心爆棚的討厭鬼。
他能毫不費力地牽動我的喜怒哀樂,但同時,不管之前怎樣惹我生氣有多討厭,在見面的那一刻,一切都統統消失了。
我知道我的喜歡再也掩飾不住了,就像我看到的那句話:你這哪兒叫暗戀呀。明晃晃的歡喜從嘴角掛上眉梢,那目光熱辣辣地要在人身上燎著了火來。人家動了動唇半詞兒沒蹦,這世間所有的情話都在你眼里漾開。
04.
“我想勇敢一點”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十足悲觀而又十分理智的人,不允許生活發生一點點偏差,也因此每一個變動都在我的保守范圍內,而這個范圍一定又是有局限性的。
在往期的推文里,我這樣寫到:“愛情太難了,我們遇見它的第一反應是害怕,害怕失去自我,害怕妥協,害怕受傷,害怕最終以老死不相往來為結局,所以我們躲避,我們裝傻,我們沉默,我們忍耐,為了安撫一種四處潛伏的不安全感,而后孤獨、習慣孤獨”。
我也曾以為,我可能會一直這樣平靜地生活,拒絕任何人來打破這種平靜。
五個月里,我內心做過太多的思想斗爭,我害怕生活發生重大變動,適應了一個人生活,另一個人要走進來,我便開始緊張并且有意識地想要推開,想要后退,想要逃跑。
如今這種害怕依然存在,而這一次,我想順著內心真實的感受,去接納他的出現,也接納一種新的生活狀態。
關注我很久的小伙伴們,可能在這個公眾號里見證了我的大學生活,我的實習生活,我的畢業以及畢業的狀態,今天我也想跟你們分享我的這又一個變動,親愛的遙遠的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們。
后續的更文還是會像之前一樣更多地寫“我”,而不是“我和他”,小小的甜和小小的生氣更適合私藏,感謝關注。
(本文寫于2019年11月24日,圖片選自《花瓣網》)
END
作者簡介:洋氣雜貨店,新書《層次越高的人,越能專注做自己》已上市,個人公眾號:洋氣雜貨店,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