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再翻梁實秋先生的文集,一篇《男人》仍令人忍俊不禁。文中說“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臟!”“男人懶”。“緊毗連‘懶’的是‘饞’”。“男子多半是自私的”。“普通的方式,男人的談話最后不談到女人身上便不會散場。”概括起來就是男人臟、懶、饞、自私及好色。這讓我猛地想起一個人,或者說一個藝術(shù)形象更加確切,那就是《西游記》中的天蓬元帥——豬八戒。聯(lián)想到網(wǎng)上曾有言,讓女同志將《西游記》中的師徒四個男人一一列出,挑選其中最愛的那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最能博取美女們歡心的竟然是豬八戒。真應(yīng)了那句“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為什么美女們不認(rèn)同女兒國國王的選擇——德貌兼?zhèn)涞奶粕蚴侵怯码p全、愛憎分明的孫大圣?再不濟沙和尚也是不錯的人選,至少歷經(jīng)長途跋涉,以后逛街不愁沒有任勞任怨的拎包人。思前想后,天蓬元帥應(yīng)該是以他的強烈的個性獨占鰲頭:如今吃穿不愁,愁的是怎樣讓生活有滋有味,性情中“人”豬八戒是個合適的人選。
《西游記》中,豬八戒的貪吃情節(jié)比比皆是。比如唐僧師徒四人過通天河前路經(jīng)陳家莊。陳氏老翁“吩咐家人擺上齋來。先是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飯、米飯、閑食、粉面,排得齊齊整整。唐僧未曾舉筷,先念一卷《啟齋經(jīng)》,那呆子又急又餓,等不得唐僧把經(jīng)念完,拿過碗來,把一碗白米飯倒進嘴里,嚼也不嚼,頭一晃,就吞下肚里去了。唐僧一卷經(jīng)還未念完,他已吞下去五六碗。然后才一同舉筷吃齋。無論米飯面飯,也不管果品閑食,稀哩呼啦,只管往肚里倒。幾個家人穿梭般給他添飯,還嫌人家添得太慢,嘴里一迭連聲地喊:“添飯!添飯!”這頓飯,吃掉人家一石面、五斗米,八戒還說只撈了個半飽,叫人家再蒸飯去。這一段描寫,讓讀者對八戒的食量有了深刻的印象。想到八戒一路披荊斬棘,釘鈀開路,又要協(xié)助孫悟空降妖捉怪,沒有驚人食量就沒有驚人的蠻力,倒也讓人可以理解。豬八戒出家前在高家莊做上門女婿時,替丈人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筑土打墻,耕田耙地,種麥插秧”,樣樣拿得起,放得下,盡管“食腸大”,吃了高家不少茶飯,但也替高家做了許多好事,掙了許多家財,不曾白吃。
話說回來,食色性也。豬八戒在“愛情”路上偶爾犯錯不妨礙他成為個好男人。因為雖說他好色,但是他愛女人,而且聽女人話,還懂得尊重女人;雖說他長得不夠帥,卻也懂得浪漫溫柔,為了獲取美人芳心,精心修飾容貌,嚴(yán)格規(guī)范行動,還能吃苦耐勞取悅丈人一家;雖說有點花心,可每當(dāng)取經(jīng)事業(yè)受挫,想回的只有高老莊,也明白有愛就要說出口的道理,做個勇敢的男人。豬八戒還避免不了一個明顯的性格弱點————意志不堅定。上面提到的故事中,他貪戀美色,忘了取經(jīng)大事就是一例明證。他常常一遇風(fēng)吹草動就叫嚷分行李散伙:當(dāng)聽說妖精把唐僧?dāng)z進陷空山無底洞時,豬八戒對沙僧說:“分了便你還去流沙河吃人,我去高老莊探親,哥哥去花果山稱圣,白龍馬歸大海成龍。師父已在這妖精洞內(nèi)成親哩!我們都各安生理去也!”豬八戒貪吃,貪色,自私,意志不堅定,書中介紹詳盡,但他身上可圈可點之處也不少。
被罵作“呆子”、“夯貨”的豬八戒常常有粗中有細、機智的表現(xiàn)。當(dāng)唐僧四人被波浪洶涌的通天河攔住去路時,“那呆子在路旁摸了一塊頑石,望水中拋去,只聽得骨都都泛起漣漪,往下直沉的聲響,不但測出通天河水之深,而且映襯出豬八戒性格粗魯之外精細機智可愛之處。他還用激將法,讓孫悟空乖乖地跟著自己重回取經(jīng)之路。對照起來,豬八戒與梁老先生所說的男人確實有許多共性。當(dāng)然還有一些美女們希望男人擁有的優(yōu)點,比如幽默。卻說八戒,沙僧在水里撈著行囊,放在白馬身上馱了。分開水路,涌浪翻波,負(fù)水而出。只見行者在半空中看見,問道:“師父何在”八戒道:師父“陳”名“到底”了。如今沒處找尋,且上岸再作區(qū)處。豬八戒把唐曾的名字改為“陳到底”,來回答孫悟空的詢問。“陳”是唐僧的父姓,這里意思是“沉”,暗寓唐僧沉到通天河里不見蹤跡之意,一箭雙雕,充滿諧趣。豬八戒的幽默還表現(xiàn)在他會借題發(fā)揮。唐僧在寶林寺夜中被烏雞國王冤魂驚醒那一幕中,“那冤魂叩頭拜別,舉步相送,不知怎么踏了腳,跌了一個筋斗,把三藏驚醒,卻原來是南柯一夢。慌得對著那盞燈,連忙叫‘:徒弟!徒弟!’八戒醒來道:‘甚么土地?土地?’————當(dāng)時我做好漢,專一吃人度日,受用腥膻,其實快活;偏你出家,教我們保護你跑路!原說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日間挑包袱牽馬,夜間提尿瓶焐腳!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八戒故意裝傻,用“徒弟”與“土地”音近,既發(fā)泄了對唐僧打破他美夢的不快,也包含了對平時里服侍師父辛勞的抱怨和不滿,妙趣橫生。
清人馮鎮(zhèn)巒《讀聊齋雜說》中對豬八戒的評價不失全面、公允:貪小利而不忘大義,好動搖而又能堅持到底,憊懶卻也勤謹(jǐn),狡黠但不失憨厚。作為取經(jīng)大業(yè)的骨干,雖然本領(lǐng)比不上孫悟空,但他也是孫悟空降魔斗妖不可少的助手。沒有他的揮鈀助陣,孫悟空也孤掌難鳴。他雖然常常借機要分行李散伙,但還是一直跟著取經(jīng)隊伍走到了西天。他時常偷個小懶,乘機打個呼嚕,但出家前,取經(jīng)路上算得上吃苦耐勞。他常常喜歡要耍小聰明,但常常讓人一眼看穿,目的也只是想占小便宜,而從來不為害人。豬八戒雖然可笑,但一點也不令人討厭,相反他還相當(dāng)可愛。整個《西游記》就因為有了他而越發(fā)生動起來。因此總的來說,豬八戒是一個有許多明顯甚至嚴(yán)重缺點的藝術(shù)形象。他的正面性主要體現(xiàn)在誠實上。以“豬八戒吃人參果”為例。豬八戒明明已經(jīng)把人參果囫圇吞下肚,為了貪吃,還要裝腔作勢問孫悟空和沙僧“吃的是甚么?”可是一旦花招被孫悟空揭穿,他馬上痛快承認(rèn)了。
豬八戒歷來就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喜劇形象,他出現(xiàn)在哪里,哪里就會笑聲不絕。正因為他身上有我們的影子,他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我們既嘲笑他,又喜愛他:豬八戒實在是個不錯的男人,因為他個性鮮明。雖說他有點膽小怕事,但該出手時也敢于出手,揮舞釘耙挺身而出;雖說有點懶,但做正事時卻從不怕累不怕臟;雖說性情有點憨厚,但也會隨機應(yīng)變,還不乏幽默;雖說常常犯一些小錯,但機會來時絕不錯過;雖說有點窩囊,但關(guān)鍵時刻也能露一手;雖說有點貪吃,但吃有所值,多大的工作量啊!雖說會犯色戒,菩薩保佑,沒釀成大錯,還惦記著高小姐。
過去,忠厚老實、善待妻子、孝敬老人,可以說是百里挑一的好男人;即便日子過的很清貧,只要兩口子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就是一段好姻緣。然而如今社會,每個人都像唐僧師徒取經(jīng)那樣奔波在路上,男女老少,各色人等,各懷心思。讓誰陪伴自己左右共走人生之路?美女們不選一本正經(jīng)、不茍言笑的唐僧,不選“六根清凈”、只知降妖的悟空,也不選唯唯諾諾的沙和尚,看來頗有真知灼見:八戒式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及來自生活的幽默,讓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平凡快樂還有點小缺點的男人,才是美女們尋找的性情中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