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附幾張跟標題較搭的封面圖片,但各大搜索引擎擼了一下,我整個人就不好了。尼瑪全出來的是漏三點、毀三觀的低俗艷照。百度跟360不優化搜索,反而天天撕逼,你家唱罷我家登場,最終也沒分出誰是bbking,誰是bbqueen,底下網友倒是看得個個神采飛揚、不亦樂乎。
最近朋友跟我聊他關于辭職的事情,我問他辭職原因,他說:工作不開心,看不到未來。我說:那你想要怎樣的未來?他沖我笑笑:我愛的,就是我未來要的。這廝明顯擺出一副我思故我愛,我愛故我在的作相。開玩笑,他之所以選擇對我說,是因為他如果把這些掏心窩子話告訴別的同學或家人,大部分都會回復倆字“裝逼”,但我絕對不會說出“你現在沒權沒人沒資源,一個月拿那么多錢,知足吧你”之類的話。
一個人要是有一身的硬本事,一肚子好品味,到哪兒找不到個養家糊口的工作?還怕裸辭?你有權能怎樣,還不是整天提心吊膽,害怕陰溝里翻船。有人又怎樣?靠山山倒,求人人跑。再說資源,你能帶走的,才叫資源,帶不走的,只能duang duang duang打臉。你長得漂亮,活得漂亮,還怕未來不漂亮?再說,你現在站的高度,那只能說明你過去爬了有多少,而你未來在什么位置,取決于你現在打算怎么爬。
90后創業者先鋒馬佳佳說她月薪不到一萬的時候,花8000去社交。她回復網友:說買車貶值的都是情商低。買個法拉利,你就可以參加法拉利俱樂部,你身邊的人都是瑪莎拉蒂、布加迪威龍,之后合作、生意全來了。你長相長相沒有,社交社交沒有,身邊的人都是省錢啃泡干面的,錢是一樣的錢,卻是不一樣的人生。
你看,社會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固守陳舊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退步。過高的機會成本擺在我們面前,意味著你每做一項選擇,勢必會犧牲掉另一項,可誰能看明白哪項輕,哪項重呢?
以前父輩們一直按部就班,退休養老,辭職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講,是想都不敢想。我辭去原本安穩的工作,選擇來北京打拼,爹媽一度跟我生氣,親戚、朋友都不贊成。可我自己知道,我的未來怎能被一份毫無生機的工作捆綁?我的前途難道就只能兌付那點可憐的工資?誰不想成功?誰不想去敲鐘?有誰不知道幾百個億的生活和幾個億的生活并不會有什么本質的改變?可名利場里,才會聚焦利益之爭,盛名之地,才會吸引欲望之人。我缺少的正是行業所需要的扎實技藝和做人的社會能力,既然別人都能去,我又沒比別人少根筋,為啥就不能?
有時候,我們活得太過于小心,害怕沒工作,擔心沒朋友,操心父母,關心孩子。但你有沒有想過,誰在關心你?誰能照顧你的內心?沒有,除了你自己。當你變得更加強大的時候,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怕就怕,你根本就不強大,還假強大。反而,你覺得自己一無所知,一無所能,開始學本事時,才會變得強大。
我常說得一句話:反正就這樣了,最壞還能壞到哪兒去?更壞的都過來了。別人虐我之前,我先自虐,別人對我開火,我早已練就金剛不壞。《紅樓夢》里,劉姥姥二進大觀園,受到賈府上下盛情款待,原因之一就是劉姥姥嘗到“自虐”的甜頭,把自己比作牛,來換取賈母等人莞爾一笑。她不是傻,相反情商頗高,只是覺得這樣就能輕易來財,何不你情我愿。
聽一朋友講,她剛到北京租房,只選擇離公司步行距離(公司位于CBD)的高檔社區,且工資遠遠支撐不起房租,只能靠做兼職,打零工。累是很累,但在她看來,選擇住在哪里,并不是物理地選一個睡覺的地方,而是選擇她的事業起點和社交圈。住在哪里,決定了和什么樣層次的人交往的可能性。這不是勢力和虛榮,這是機會成本。你想,你是愿意周圍都是職業經理人或各國駐華參贊,還是愿意身邊都是白菜土豆砍價叫賣?你是喜歡隨意溫暖的社區文化,還是喜歡到處性病包養修理家政的廣告小巷?你是喜歡圣心堂飄香四溢的肉松面包,還是喜歡雜七雜八小賣部的山寨大白兔?再說,不逼自己一把,你怎能知道自己有那么強大?
是選擇繼續混,還是想要一直忍?是選擇自己滾,還是努力拼一下讓別人滾?這是你的選擇自由,別人僅僅是看客,決定權在你手里。
無論怎樣,握緊現在手里的,保持上進,爭取在這個浮夸的年代,每個人都能打出一手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