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在《南鄉子》一詞中曾感慨:“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那是辛棄疾在國難家仇當頭的時候,對英雄人物的渴望之情。如果放在天下太平的日子里,相信很多人就會說:生子當如蘇東坡。
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天才之一,更是少有的妙人兒。在歷史記載里和民間傳說中,他的才藝已經達到了幾乎無所不涉的境界。如果按時下流行的某某家來命名的話,他的名字后面可以列出一長串頭銜。
詩詞歌賦,經學歷史,文章政務方面,蘇東坡的成就盡人皆知。“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根。”這句流行的俗語或許有些夸張,但是也能體現蘇東坡文章的高度。――是否熟悉他的文章,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水平。你說他歷害不膩害?
蘇東坡文學上的成就眾所周知,他的書法也在“蘇、黃、米、蔡”四家中占居首位;至于繪畫,他的墨竹自成一家。相傳,街市賣白紙扇的老太太因有了他在扇面題字作畫,那些紙扇轉眼便被搶購一空。
音樂舞蹈的造詣,流傳下來的不多,但我們亦可從另一個側面了解到。宋朝官員之間的飲宴,總會有官伎在席間歌舞助興,而蘇東坡對此也是欣賞而不狎玩。貶謫黃州的蘇東坡,對那些宴會上借機想讓他給簽名留念(寫詞附帶贈送以提高歌女本人知名度)的歌女們,也是非常和氣,幾乎來者不拒,都會給她們寫一首專屬自己的歌。據傳當時有一位李姓歌伎,眼見其他姐妹都已經拿到蘇大學士所贈的歌詞,自己卻沒有得到這樣的賞賜,便在一次宴會上再請蘇東坡題詞。當時東坡已經喝到酒酣,糊里糊涂性筆寫下了兩句:“東坡五載黃州住,何事無言贈李琦”,后兩句還沒來得及寫就已經鼾聲如雷了。是啊,這真是酒后的大實話:一晃五年過去了,在黃州寫過贈詞無數,為什么單單漏了這李姑娘呢?這未完的半首詩,當然不能讓李琦姑娘滿意,于是便守在大學士身邊等他醒來。終于,東坡酒醒,看到自己丟下的半篇殘句,愈添歉意,于是揮毫寫下:“卻似城南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這一下,對李姑娘的夸獎可超越了所有的人,據說李琦也因此而身價倍增。
如此妙人,情愛之路定然也不同尋常。“十年生死兩茫茫……”那首著名的《江城子》,書盡了他對亡妻王弗的深切懷念之情,發自肺腑,動人心魄。“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等名句,至今還是人們長久哀思和深情無奈的最好表達。最值得一提的,還有一個為了陪蘇東坡,走完自己人生最后一段時間的女子――他的待妾王朝云。蘇東坡被貶謫惠州的時候,已至暮年,他遣散了所有的家人,但是朝云仍堅持陪他遠赴廣東――當時的蠻荒之地。這該是多么厚重的一份深情啊 ! 一個男人若愛一個女子,就是達時愿意讓她陪在身邊,窮時卻愿意給她最大的自由,哪怕跨天涯越海角;而一個女子若是愛一個男人,那便會跟他榮辱與共,生死相隨,哪怕跋千山涉萬水。雖然因為不能適應南方瘴戾之氣,朝云早早病逝,離開了東坡;雖然生活中真實的愛,平淡樸實,但在蘇東坡偉大而浪漫的詩篇中,為朝云所作的詩文卻是最多。
除了浪漫而深情的愛情,蘇東坡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據說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得到一條河豚,烹煮過后,卻心有戚戚,那時人們已經知道河豚是有毒的了。蘇東坡的好吃和善于品味在當時就已經聞名遐邇,他那朋友便邀其品嘗,所有的人都不敢嘗試,東坡卻坐至桌前豪不猶豫下筷就吃,吃完之后還笑言道:“能品如此美味,就算死了也值了……”。他不僅為了美味不惜搏命,好吃,懂吃,還擅于烹飪,至今,以他命名的杭州名菜“東坡肉”,也還是能輕易擊中大多數人的味蕾。
不僅如此,蘇東坡還是一位非常有趣的妙人,不管境遇如何,命途如何多舛,他都能以比較健康的方式,從平淡甚至惡劣的生活中發現美,激發美,鼓勵人們積極創造出美。
生活多艱,風浪起伏,達觀而有趣的人帶給我們的征服,是雨膩云香的甜蜜,氤氳調暢的溫暖,清風秋月的純凈和與這個世界把手言歡的翩躚。所以,生子當如孫仲謀有什么用啊?除非你再給他生個哥哥孫堅,打下一片江山地盤給他,讓他嚴防死守。但要是你有個如蘇東坡一般又有趣又聰明的兒子,此生還有何求?
哈哈哈~
? ? ?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