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懸疑故事,但也是一個心理故事。
我喜歡看懸疑小說,卻很少去看,因為太執著于細節,反復對照;糾結于所以然,所以過于耗費時間。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讓我分心的懸疑小說,故事和人物都很集中,我們只要跟隨著女主人公,順著獲得的信息,慢慢揭開真相就行。
01 幸存女孩
何為幸存女孩?
從恐怖殺人案件中死里逃生的唯一幸存者,女性。
時跨多年的三個案件,三個幸存女孩,三種不同的重新面對生活的處理方式。
- 麗莎·米爾納:寫書,積極面對,曝光于社會,幫助其他人。
- 薩曼莎·博伊德:銷聲匿跡,無跡可尋。
- 昆西·卡彭特:不接受媒體,開始新生活。
媒體總是不顧及人心的,為了營造熱門,他們會一次又一次提及“幸存女孩”的話題,只要她們中的某一個有什么風吹草動,就會成為頭條。
只有麗莎適應了這樣“被關注”的生活,而且她主動聯系其他的女孩,希望能幫助她們一起走出恐怖的陰影。
昆西不想做“幸存女孩”,不想將一切袒露在大眾面前,而且她失憶了,對于那晚的記憶只剩下一個開頭和一個慌忙的結尾:
她的朋友們都被殺害了,一個拿刀的影子……她只能跑,向著光跑,然后她看到了一個穿著警服的人,她抱住他求救,全身傷痕的她終于得救了。
時間真的是良藥。
昆西成了網絡烘焙博主,有一個體貼善良的男朋友,也許他馬上要求婚了,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她已經翻篇了。
然而,最樂觀開朗,勇敢戰勝一切的麗莎卻自殺了!這個消息給昆西帶來了極大沖擊,直接影響了當下平靜的生活。
02 奇怪秘密
同為幸存女孩,麗莎一直希望能和昆西、薩曼莎見面,但昆西的態度一直是拒絕的,不過昆西并不討厭和麗莎的交流,所以她們有過一段時間的聯系。昆西還讀了麗莎的書籍,會關注麗莎的個人空間動態,她知道麗莎過得很好,而且幫助著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其中也包括了昆西。
薩曼莎還是杳無音信。
昆西有一個只有她知道的秘密:一個抽屜,一把鑰匙。
從那個恐怖夜晚得救,她就開始有了一個病態的“習慣”:偷東西。她會順走醫院護士的小飾品,會把咖啡店里小姑娘的手機撿走……昆西把這些“順手牽羊”來的東西,以烘焙秘籍的名義藏在一個抽屜里,而鑰匙就掛在她的脖子上。
這是連昆西的愛人杰夫都不知道的秘密。
然后,“薩曼莎”突然闖入了昆西的生活,就在麗莎“自殺”之后不久,她用特殊的方式——砸開了這個抽屜,把秘密暴露出來。
“薩曼莎”有意無意地在剖析測試昆西,甚至會不斷激怒她,還誘導她對一路人下狠手,以此脅迫昆西去回憶林間小屋發生的事情。
隨著“薩曼莎”的介入,昆西的生活無法平靜,最關鍵的是她的心靈無法平靜。
如果說過去的幾年昆西都是在努力過生活,隱藏最內心的傷痛,壓抑內心因恐懼而形成的焦慮,那么現在她連假裝都做不到了。
昆西:我不是幸存女孩,我已經翻篇了。
杰夫:你已經有了新生活,你翻篇了。
現在,昆西自己都不相信這句“翻篇”的話了。她連那個兇手的名字都不敢提及,她不想回憶那天晚上的任何事情和人物,她遠離一切與之相關的人和事,甚至和那個救她的庫珀見面都會給她造成壓力,這些行為就是為了欺騙她自己。
如今,她做不到了,因為她不得不面對。麗莎死了,“薩曼莎”突然出現,幸存女孩又成為焦點,她還失手打人至昏迷,“薩曼莎”不是真的薩曼莎……一切都非常亂。
03 記憶歸來
真相的到來:Better late than never
昆西失去了那晚很重要的一段記憶,它們被壓抑在了深處,如果不刻意刺激,也許會永遠不會蘇醒。
麗莎是被他殺的,死之前一小時給昆西發了一封意味深長的郵件,“薩曼莎”有著不可告人的背景,一直信任的庫珀對她隱瞞……這一切讓昆西陷入到了迷霧森林中,猶如當晚奔跑時一樣,看不清方向,只知道往前跑,一直跑。
她獲得了更多的信息,過去好幾個看似毫無關系的案件出現在她面前,現在她身邊的這些人物,到底存在什么關聯?她還看到了當年處理林間小屋殺人案的警察對她的判斷:有隱瞞,持懷疑態度。
昆西有一段不愿意去深思的記憶,她不愿意想起那個兇手——喬·漢南,不僅因為害怕,還因為羞恥和不堪。
那天晚上,喬·漢南因為車壞了,闖入了當時在林間小屋過生日度假的昆西、賈內爾等一伙人,賈內爾熱情地招待他,并讓他在這借住一晚。深夜,昆西為報復男友,發泄憤怒,和喬發生了一夜情,之后不久命案發生了,昆西看到拿著刀的影子來回穿梭在小屋內外,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倒下……當昆西渾身刀傷,從昏迷中醒來,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拿著刀的喬,因為害怕,昆西轉身就開始逃跑……
昆西再一次回憶這些細節時,她很痛苦,但相比當時已經冷靜很多的她馬上意識到了細節,那就是那一瞬間喬看到昆西的眼神,那是害怕和恐懼!喬在害怕自己,喬以為這些人都是她殺的!
不是他!昆西馬上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原來林間小屋殺人案的兇手根本不是可憐的喬·漢南!
林間小屋案的兇手是誰?
殺害麗莎的兇手是誰?
“薩曼莎”到底是誰?
一個瞬時的判斷和選擇,引發了十年后的故事。
書中心理描寫非常出彩,但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人每一次作出判斷,選擇結果的時間都是短暫的,無關真假對錯,只是因為當下的情感情緒左右為之。
小說里是這樣,那么平時的我們呢?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在需要判斷是非的時候,在急迫時刻需要選擇的時候,我們憑借什么去走出下一步,有進一步行為?
另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如何建立的?既然人性深不可測,為什么我們還是會對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深信不疑?有人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事實明明是:眼見不一定為真,因為假象和臆斷會讓人產生錯覺。
那我們憑借什么依據去判斷一件事情?我們選擇的愛情、友情、親情,又憑借什么去保證其牢不可破?
終究,人性是最復雜的,心理的選擇其實是任性的:
我選擇的就是我愿意去選擇的,我相信的就是我想要去相信的。
所幸的是:最終,幸存女孩克服了恐懼心理,讓真相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