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月麥地Wheat
又到了一年計劃季。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心里一緊,該做點盤點該列點計劃了。所以,我有幸瀏覽到朋友圈里這大半月曬出來的各種花式夢想清單。幾乎每個人都會許愿新的一年,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可是列了這么多計劃,該如何執行呢?
一年前的我,是一個重度拖延癥患者。我列了三年的旅行清單,一次都沒有來得及拔草;我說要好好寫作,努力變現,做一個自由職業者,如今依然做著無趣的工作;我每天面對知識爆炸的信息洪流無比焦慮,試圖用囤書囤課囤物來緩解,卻毫無作用……
我以為那些高效能人士都是無比自律的,我只要管住自己,只要堅持下去就可以發光發亮,走向開掛的人生了。直到有一天,我因高速旋轉的生活狀態暴病一場,我才明白,高效的意義,應該是騰出空,去生活。
所以,我每天不需要打雞血了,也不需要勵志了,我到點就睡覺,因為好好休息會讓我有更多精力去迎接新的一天。我也從一些牛人經歷中受到啟發,學會了如何更合理的執行計劃,我用手帳踐行了這些方法,讓自律性真正得以完美實現。
列計劃沒有堅持下去,你可能遭遇了三個問題:
堅持不下去。針對毅力不足的人來說,還沒有練就如何來堅持一件事的一套系統。
計劃被不斷打斷。有一句話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計劃很豐滿,現實經常會遭遇意外想不到的事情。
發現目標是錯誤的。前兩點都沒有問題,堅持,克服困難執行了一路,發現這個目標或者是方法是錯誤的,根本就完不成,很容易喪失信心,甩手不干了。比如減肥,從來都沒有成功過。
針對這三個問題,你可能需要一份計劃為主的效率手帳來踐行“只管去做”的真理了。
1、用手帳記錄時間的長度
浙大有一個學霸云集的竺可楨學院,其中有一個學霸叫胡一捷,他曾因為一張作息表在網絡上爆紅。這份密密麻麻的學習作息表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12點都精確到了幾點幾分,讓人驚嘆!
這還不是全部。這個被稱之為男神的學霸還不是個書呆子,他還很會玩,會開飛機,潛水,畫國畫……還自創了一個叫做“OMC”的潮牌。
暫且不討論別人家的孩子生活環境了,男神是如何用好他的才華的,看看作息表就知道了。他這種有意識訓練過自己對時間長度第六感的人,是知道做一件事大概花多長時間,能判斷時間機動余量,從而更好地安排下一步工作和生活。
如何訓練這種時間感,合適的手帳本會幫上大忙。
我用的是趁早極少數手冊,方法是將生活從早晨6點到晚上10點規劃詳盡,做好每件小事,將每件小事的靈感、總結、小確幸,改善……都記錄下來。我將手帳本每日記錄分為三個部分,左邊為晨間日志,用來規劃一天的重點,中間是時間軸,寫當天極致到每小時的時間安排,右邊為總結區,記錄喝水量,飲食等從肉體到靈魂,再到金錢,每日反省,每日復盤。
用手帳做時間管理,一定要用設計合理的本子。一個好的設計,會幫你省掉不少時間,我不太贊同畫出來的手帳,也不太喜歡自由度特別高的本子。很多達人都在說“不要被手帳的格子限制住你的創意”,而我認為,對效率手帳而言,種種限制恰恰是精髓所在。正因為限制中的記錄,你的手帳才能呈現出規律,時間流逝的細微變化才能看出來,越是花費時間少的手帳,越利于呈現時間帶來的改變。永遠不要嫌棄自己的技巧不夠,手帳顏值不好看,因為手帳的靈魂是記錄,享受填充時間的那份充實感。
通過將每個時間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以后,我感覺到普通人,只要做到每天高度自律2個小時就可以了。這個說法,在一本書《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里面也有提到。
那么,除了高度自律的2個小時,可能其他時間大多都是碎片化的,所以可以練習一下,碎片化時間可以做什么。比如我在手帳的to? do? list 里有記賬這一項,那么記賬2分鐘就夠了。我每天只需要碎片化時間2分鐘就可以搞定這個事情。
2、搭建時間管理框架
當你通過一段時間記錄,知道了自己做一件事情大概花費多長時間,下一步就可以合理的構建時間管理系統,解決計劃不斷被打斷的問題。
新精英創始人、生涯規劃師古典老師是怎么做的?他用過一個平衡輪(又叫生命之花)來列計劃做精力管理,用了半年不僅出版了暢銷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公司績效月增長60%,去7個城市玩,還減重30斤,讀了20本書,寫著兩個專欄……
這個神奇的平衡輪,其實是一個生涯教練工具,心理學上也有用過。它的神奇之處在于把人生分為職業發展、財務狀況、個人健康、娛樂休閑、家庭、朋友及重要他人,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八個方面。幫你認清生活的全貌,發現潛能,尋找自己內心最需要的事情,從而相互平衡、支持、啟發,以達到最終全部實現的目的。
我就是用平衡輪來做效率手帳的,用平衡輪來列計劃、實踐、復盤的。方法是需要先試著將要做的事情,按照平衡輪八個方面寫下,再將它們分解按月份一一填入手帳計劃頁中。
最好用一個月、或者更大,一年的范圍來看這個計劃。這樣較大跨度進行實踐管理的優勢是,你看到的是一個宏觀的感覺,可以自由分配、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其次再分解月計劃、周計劃。分解之后你還要審視檢查一下事情的進度,如果要更改,那就更改到合適的時間。
比如:我用平衡輪做了2018年的計劃,其中有兩個目標,一個是打造個人品牌,一個是健身。我會先將其分類,它們一個屬于平衡輪中的自我實現,一個屬于個人健康,再寫上自己的優勢和挑戰,無限化長板,努力補齊短板。接著把它們拆分為12個月,每月一個小目標,這樣年度目標不再是一個口號和預想,而是一套解決方案。依次攻克,分步抵達。
最后,我會預估計劃,選擇長期利益時間,犧牲短期回報。我們經常會列了很多計劃,其實太多都沒用,太多都做不到。在做計劃,尤其是做平衡輪的時候,評估下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我一直覺得,跟完成一大堆半瓶子水的事情來比較,認真做成一件事情才叫完成吧。
3、在探索中糾正人生版圖
這句話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沒做事情之前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去做,列的計劃可能都是錯的,要不斷試錯,在試錯中糾正,來完成最終初心。
這個是我這一年飛速成長的一些新體會。想完成事情,會先考慮清楚,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這種人都是如何利用時間的,反思自己的優勢和弱勢,不做方向不明確的努力。
現在付費知識很多,很多課的文案宣傳都很棒,令人心動,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列了一堆計劃,結果一個月下來天天急匆匆,長遠看起來并沒有什么收獲。現在很流行斜杠青年,但是我想說啊,斜杠青年,得有中間那個杠,那個杠立得穩了,你才能斜著再來一杠,每一件事都不容易,在做很多件事之前,我們得先學會做好一件事。
我不會同時進行多種技能學習,而是在每一個月或者一個21天,選擇一個主題來集中完成。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逐步挖掘到技能的精髓,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收獲,才能懂得沉淀和甄選那些適合自己的東西,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比如:在學習時間管理的時候,我會列一個21天的早起挑戰,分別從“早起半個小時”、“晨跑或者瑜伽”、“寫晨間日志”、“堅持做營養早餐”、“列一個全新的學習計劃”、“思考5分鐘工作優先級”……每日不同關鍵詞,同一主題來訓練自己如何利用的時間,才能不斷打磨、優化自己的時間管理系統。不妨給自己設計一套學習主題,用感興趣、繼續改善、想深入,想嘗試這樣的原則來設置關鍵詞,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讓人生版圖由迷茫未知變得漸漸清晰。
如果你做好了這一件事情,就會發現,跟打通了六脈一樣,它還像一道難題,一旦解出了一道,順勢就把剩下的問題都觸類旁通的解了。但只說這一道,恐怕要耗費很多資源,比如時間,心理,投入……
這是通過堅持做手帳一年來,手帳的呈現讓我看到的生活全貌及人生理念。
結尾
總結一下我的方法:
1、用效率手帳做工具,訓練時間感
2、搭建可以應付隨時變化的時間框架,修改評估計劃
3、每月或者21天一個周期集中技能學習,不斷修正目標,達到最終完成夢想清單的目的
這個方法背后的邏輯其實是項目管理思維,而更多高效能人士的時間管理方法背后都是積沙成塔。所有的分析、模仿,都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說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
希望下一年自己也可以曬出滿滿的清單,無愧于活時盡興,去無所羈。
-END-
歡迎訂閱我的手帳文集:高效人生用手帳整理術
以下是收錄的高贊熱文——
《因為手帳,不小心活成了勵志的模樣》(閱讀量29000+;喜歡量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