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不足,惡化有余。
水至清則無魚,人太察則無謀。
知者減半,愚者全無。
在家由父,出嫁從夫。
癡人畏婦,賢女敬夫。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凡事不可以走極端、絕對化,所謂過猶不及,什么東西一旦太過分了,就會朝著它的相反方向發展。
《韓非子·說林》中說:“古者有諺曰:知淵中之魚者不詳”,意思是能夠看見深淵里的魚的數目的人是不吉祥的,為什么會這樣?迷信來說就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泄露天機,對做人來說,什么事都要弄的很清楚,不要以為聰明是好的,其實他人對你是持有戒心的,而且會有嫉妒心。為人處世、人際關系應大事明理,小事不要過于計較,應適度,這樣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會得人幫助。
當今社會是信息傳播快速、信息量巨大的時代,時常會有一些真假難辨、顛倒黑白的流言蜚語、蠱惑人心的詐騙信息,這就需要清醒的頭腦與認知。甚至在人為的搬弄是非時,應該保持理性的頭腦、冷靜的思維和鎮定自若的態度。正如《荀子·大略》所言:“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