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把能言善辯的人歸結為會溝通,似乎在常人看來,會溝通的人就是說話漂亮,讓人如沐春風。但假如從結果出發,真正的溝通是要能夠達到某種目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能夠切實地解決某個問題。
那,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呢,叫獸歸結了以下幾種方式:
1、確定我們在共同解決問題
我們經常會碰到活動策劃中的甲方乙方,甲方作為購買服務者,自然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而乙方作為活動的執行者,具備的是更為專業的知識與經驗。這時候問題來了:
甲方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策劃活動;
乙方希望按照自己的套路進行活動。
這樣雙方站在對立面,自然無法達成共識。
怎么解決?
你需要把“要求”變成雙方共同解決的“問題”,從而讓溝通的雙方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所以,當你遇到任何溝通難題的時候,你應該先從“問問題”開始,而不是從“提出自己的要求”開始。需要不停地去確認:我們現在是否在共同解決問題?
2、多面共存思考
多面共存思考(Janusian thinking)是心理學家羅森伯發現的一種獨特的思維能力,擁有該能力的人能夠同時思考多個相互矛盾的觀點。
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的腦海能夠同時接受一對矛盾的共同體,比如民主與獨裁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共存的。就如我們天朝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還不是socialist和capitalist的混合體嗎(希望別被和諧)。
多面共存思考,就是同時考慮多有的矛盾,不是“只選其一”,而是“假設矛盾可以共存”,然后尋找最優的共存方法。
3、預測并影響別人的行動
溝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信息的相互傳達,在向對方傳達某個簡單信息之前,是否有想過僅僅告知對方一個簡單的信息,對方會做如何的回復,是敷衍了事,還是象征性的客套回復下,,
如要避免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回復,需要在傳達信息前問問自己:
對方聽了我剛剛的一番話,最終最有可能怎么做?這種結果是我想要的嗎?如果不是,我如何現在通過溝通來改變這種結果?
盡可能揣摩對方的意愿,然后將傳達的信息具體化,盡量地達到對方的預期。
4、假設溝通會失敗
說白了就是沙盤推演,這在商務談判領域經常遇到。
這時候就要讓自己扮演“對方”的角色,讓自己分演兩種不同的角色進行溝通談判,在這過程中不斷尋找可能出現問題的漏洞,一一進行填補,盡可能事先能夠想象出大部分在談判環節中可能出現的沖突以及矛盾的爆發點,提前各個擊破。
真正的溝通是有效而雙贏地解決問題,減少理解失誤,促進合作,這往往需要的清晰的表達、縝密的分析和對對方的理解,而不是僅僅雕琢一些如沐春風的句子,反而讓溝通更加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