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不好治大腸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是相互表里的,肺的主要功能是宣發和肅降,而大腸的通暢則是肺氣肅降的必要條件。如果大腸出現阻塞,就會影響肺的正常功能,導致咳嗽、咳痰、胸悶和氣短等癥狀。
如果這個時候只去調理肺卻沒什么用,就要考慮去潤腸通便,來恢復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可以參考宣白承氣湯來調理。
2、心不好治小腸
心君主之官,與小腸相表里。當心火過旺時,這種熱能可能會下移到小腸,如果小腸功能受阻,熱能無法排出,反而會加劇心火。這樣的人可能會感到心煩意亂、口渴、失眠和多夢,甚至小便發黃,排尿時感到疼痛。
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清心火是不夠的,還需要從小腸入手,可以參考導赤散來清除熱毒。
3、肝不好治膽
肝主疏泄,而膽則是肝的外部表現。肝氣郁結可能導致情緒急躁、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和胸悶等癥狀。往往會采用疏肝理氣來調理,但如果效果不佳,可能是因為膽氣受阻。由于肝膽相表里,肝氣上升而膽氣下降,膽氣不暢會影響肝氣的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