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遠,平日里三天的假期根本不夠用,一趕上長假,便想著回家。
回家也有些儀式感,比如提前跑超市購置物品,能給爸媽帶點什么。
儀式感就是買一桶泡面,再加上一份拍檔火腿腸,坐在火車上用熱水一泡,雖然每次回家都吃,卻也因為回家的欣喜,吃泡面也是香的。
儀式感就是去火車站上的一系列準備,總得檢查好幾次才肯罷休,手機身份證車票鑰匙充電器,喔喔,都帶了。
儀式感就是提前兩個月就開始看車票,就是節前幾天總想著為祖國慶生。
在車上總歸還會遇到很多人,沿途也會有難忘的風景。
就比如,我在車上遇到過三個結伴去西藏的姑娘。姑娘們一路興高采烈,拿著自拍桿,帶了厚厚的衣服。三個人掏出一副撲克打牌,我也饒有興致的在看。恩,我也想打牌,不好意思。其中一個姑娘見我看牌也看的津津有味,便提議要不要加入,正合我意,不含糊,便加入了陣營。一路上聊了開來,三個姑娘本來只是想想去西藏,平日里工作繁忙將這個念頭打掉了。恰逢其中一個近日里有想法,話一說,一拍即合,便請了假,買了車票,一起去心里那片純凈之地。真好,能有三五好友,隨便一約,就能去向往之地,她們肯定玩的很開心。
在火車上,還遇到過一個沒有買上車票的阿姨。也是,我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網上搶到,一個不會用電腦的阿姨買不上也很正常。畢竟不是公交車,不能讓座,我會坐會借口去廁所,讓阿姨順便休息會。后來也不是法子,讓出半邊屁股讓阿姨一直和我一座,到我下車。好在,坐同排的人都很好心,于是一路三人坐,坐了四個人。阿姨說,姑娘,你真好心。我嘿嘿的笑著。阿姨和我媽年齡差不多大,我只是希望如果哪一天我的媽媽沒有坐,也能碰到好心人分座給她。
坐火車最難忘的或許是各種聲音,晚上隔壁床鋪的打鼾聲,孩子的吵鬧聲,還有誰用手機外放著“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混合著方言的交談聲,還有列車員推著物品的叫賣聲......
不同的人,收獲了不同的風景,我在候車中,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