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涼風送爽,我們站在這藍天麗日下,看著鮮艷的紅星紅旗緩緩上升,迎風招展。今天是個平凡的日子,平凡如同平靜的水塘沒有一絲波瀾,毫不起眼的日子,不值得特別的銘記。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在幾十年前,在一百多年前,這是多少人為之奮斗,為之流血犧牲,夢寐以求的新生活,就如同魯迅先生在《故鄉(xiāng)》中所說的,他們應(yīng)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末經(jīng)歷的生活。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之子26歲的陳喬年烈士,奔赴刑場,慷慨就義時,就大聲地說道:“讓我們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
我們今天平靜從容的平凡生活,正是千千萬萬的革命先驅(q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黑暗中沖出來的曙光,是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回顧過往,記住歷史,是為了讓我們懂得珍惜,珍愛當下的和平,珍惜今天的生活。
再過幾天就是"9.18”90周年紀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guān)東軍精心策劃,故意炸毀南滿鐵路,假禍中國軍隊,進而占領(lǐng)東三省,東北淪陷,東北3000多萬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這是一首我初中音樂課上學會至今還會吟唱的歌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戰(zhàn)爭讓多人痛失家園,流離失所,骨肉分離。9.18只是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開始,1937年7月7月“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下南京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多萬同胞斃命于日軍的屠刀之下,血染紅了長江。回望過去,鮮紅的血跡已經(jīng)淡去,恥辱的歷史不能忘卻,我們要加倍珍惜今天的和平年代,今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是過往人們在苦難中翹首企盼,憧憬向往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們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安靜的心無旁騖地讀書,國家有免費教材提供,享受著九年制免費義務(wù)教育,有父母的貼心照料,老師的悉心教導(dǎo),還有很多人抱怨讀書太辛苦,太枯燥,那是因為你還沒經(jīng)歷過生活的苦,不懂得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好好讀書就成了一件異常艱難的事,偌大的中國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為了繼續(xù)學業(yè),很多學生背井離鄉(xiāng),徒步千里,校舍簡陋,生活艱苦,他們依然滿懷熱情勤奮讀書,充實自己,用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于水火中拯救苦難的國家。記得《無問西東》中,一群青年學子和老師奔赴云南,在西南聯(lián)大簡陋的校舍中學習,大雨突至,敲得鐵皮屋頂咚咚作響,師生無法上課,老師就在黑板上寫下“靜聽雨聲”;敵機轟炸過來了,師生紛紛轉(zhuǎn)移到防空洞,繼續(xù)上課,頭上敵機盤旋,地上炸彈不時響起,石塊土屑飛濺,然而師生依然專注地上課。因為他們懂得,強大才可以救國,學業(yè)不能斷,知識要學習,文化要傳承。
和平年代,我們遠離戰(zhàn)爭,安享幸福寧靜,我們更要懂得珍愛和平,好好讀書。少年正是讀書時,少年強則國強,強大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捍衛(wèi)我們今天寧靜而又平凡的和平生活。
此生有幸,生長于和平強大的中國,我們要好好珍惜和平歲月,用功讀書,用知識充實自己,強大自己,你們就是未來的中國。相信未來的你們,更有能力守衛(wèi)祖國的每一寸疆土,相信未來的你們能幫袁老實現(xiàn)禾下乘涼夢,也希望未來的你們,實現(xiàn)中國芯片自主,讓華為不再受制于他人。
珍愛和平,少年當自強,未來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終將是你們的,好好學習,讓祖國放心,強國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