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子記錄
昨天休息一天在家帶娃,感覺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累啊,反而覺得還是挺輕松的。大清早,奶奶準備帶著寶寶去菜市買菜,我說別去了,我早上晨跑回來感覺到外面下雨了,現在可能停了,但是今天是雷陣雨,說不定過一會又下雨了。隨后奶奶和爺爺去了菜市買菜了,我帶寶寶到樓下去玩,到了樓下,寶寶徑直的往和暢園哥哥家去玩,原本不想帶孩子去打擾他們的,可是到他們家園的時候,覺得下起了小雨,我問寶寶我們是回家還是去哥哥家,寶寶說去哥哥家,那好吧,那就大清早7點去哥哥家躲會雨吧。
去了哥哥家,寶寶用力的敲門喊哥哥,沒敲幾下,大姑頂著朦朧的睡眼把門給開了,哥哥和姑爺還在和周公約會呢,可是是寶寶的動靜有點大,把哥哥吵醒了,哥哥也迫不得已的起來陪寶寶玩,真是覺得怪不好意思的,雨了下了一會停了,真是覺得太不好意思的,借雨停了還是帶孩子回家吧,說不定他們還可以在接著睡一會。
傍晚的時候,帶孩子去42中后面的操場里玩,剛下完了雨那天氣還是有點涼涼的,寶寶到那把鞋子給脫了,光著小腳丫在操場上來回跑,我也沒有阻攔,因為我覺得小孩子光著腳丫跑能夠刺激孩子腳底穴位,如果是奶奶來的話,肯定是極力的阻攔,這就是兩代人教育的差別吧。小寶在那玩了沙土,雖然玩這個可能孩子身上會弄臟,但是孩子玩的很開心就好,也和爸爸玩了在水里踢足球,還和媽媽玩了蕩秋千,孩子在那玩的都不想回家了,要不是還在在水里跌了一跤,估計孩子還是不愿和我們一起回家的。
晚上陪娃共讀《給爸爸的吻》《小豬佩奇》
媽媽反思:在休息日的時候,盡可能多的時間去陪陪孩子,可以陪孩子看電視,出去玩,看看書,只要是能和孩子在一起,都是值得的。
(二)自我成長篇
今早復聽了性子開老師的《碎片時間正確的打開方式》,因為昨天看了一位V媽的筆記,讓我覺得學會時間管理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育兒都大大的提高效率,做事情之前得提前規劃,比如給自己定每天必須要做的三件事,在規定的時間做這件事,專注的去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