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離畢業已然半年了,回想這半年的生活雖不說驚心動魄,卻也趣意盎然。
好像是大四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生活的狹隘,過去三年的頹廢與無所事事的懶散。因此開始忙亂的大四生活,每天奔波于圖書館與宿舍之間,好像要一口氣彌補了前三年的知識似得,開始為各種證書而努力,所幸醒悟的不算太遲。
人生過了四分之一,這四分之一的人生平淡無奇,今年算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拐點吧,來到一個全新的地方,接觸一些全新的人和思想,過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是赤裸裸的來到人間,有些人為了遠方不顧一切。有些人為了茍且擱置詩和遠方,但有些擱置了還能撿起來,更多的人擱置了就放棄了,還不忘回過頭來罵一句,那些講詩和遠方的人是傻逼。
這是多么的可笑呀,詩和遠方或許只是一個代指,它可能是我們的夢想,也可能使我們心愛的東西,只是這些東西都太遠太遠。
我們這些普通人,每天接觸著平凡而瑣碎之事,面對的都是一些眼前的“茍且”,有些人連這眼前的“茍且”都做不好又談何去追求自己的詩和遠方呢?
?韓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里說生活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活自己,養活家人。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潛海溝,它只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大概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每個人最大的幸福,我自己所理解的生活就是用一顆真心面對生活,認真觀察生活里的細節,讓自己每一天都開開心心,在合適的時間做適宜的事情,跟隨自己的心去生活。
Eat to live, but do not live to eat.
吃飯是為了生活,但生活并不僅僅為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