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是怎樣微妙的情境,能讓一個身心俱疲的游子放下一切包袱與行囊,浸潤在雨的滋潤中,凝神遐思,眺望遠方。
這繁華的城市有時讓人感到陌生,當烏云不斷堆疊,暴雨也就如期而至。
漫步在鋼筋混凝土鑄成的都市里,不小心就迷失在這陌生而又茫然的街巷中,七拐八拐找不到出路,索性不走了,捧起一抔還算濕潤的泥土,聞著久違的芬芳,端詳良久,不禁回憶起了不久前在五臺山拜佛誦經的一段佛緣。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小雨浠瀝的日子 ,通向山頂的泥濘小道上多出了一個佛學子的身影,參了幾天佛學的他依舊心亂如麻,為俗事,為凡心。
本準備登山放松一下心情,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他腳下一滑,狠狠地跌在了泥濘的地面上。他不禁哭笑不得,于是索性躺在地上哼起了一首民謠,緣分使然,這是他離泥土最近的一次。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
從前的他不過是把泥土踩在腳下,匆匆走過,留下一串忙碌的腳印,伴隨著雨水的沖刷,杳無蹤跡。直到那時,他才得以與泥土坦誠相見,相視一笑,話到嘴邊卻又相顧無言。
而你還是不太明白,孤獨就是個節拍
于是安靜了,聞到了那不惹塵埃的芬芳,這芳香誕于何處,生于何時,無人知曉,或許是昨日隨著那朵丁香綻放而浸潤的,又或許是幾萬年前埋葬于此的貝殼帶來的。
不過,泥土不說,我又何須問呢。既然聞到了,那就悄悄地沉醉在這一刻芬芳中吧。
在他人眼中,我或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傻子。我會固執地為泥土打抱不平, 泥土是無私的,她甘愿承受萬物的踩踏,將世間百態包容進自己的懷抱,為萬物提供生存的根基。
人類不過是她孩子中的一員,只不過,人類長大了,叛逆了,于是就像離巢的鳥兒一樣,人類開始執拗地斷絕與泥土的關系---我們已多久沒有走出鋼鐵的世界,立足在泥土上了?
不要說我傻,傻人有傻福,
遠處隱約有鐘聲響起,將我從五臺帶回了小巷。不禁想起來從前晨鐘暮鼓時在大雄寶殿虔誠做早晚課的場景,與泥土相知相識,沉迷在她的魅力之中,若有所想,似讀了一本經書或是參了一次佛禪,釋了一些心結,淡了一些孤獨。
眾生若能放下一切,善惡都莫思量,皆可立地為佛。
云銷雨霽,城市恢復了它應有的模樣。或許城市是不適合雨天吧,天色稍一陰沉,在城市中匆匆穿行的人們,或乞丐,或工人,或高官,撐起雨傘,消失在了大街小巷中。
于是開始想念起了那些真正愛雨的人,多久沒有見過“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雨中豪客了,他不僅不躲雨,還去尋雨。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狽,唯有東坡居士,不畏于雨,向雨而行,或許只有文騷墨客們才懂得雨因何而來,為何而去吧。
這一切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
有的雨生在城市,那里是個功名利祿、紙迷金醉的地方,充滿著形形色色的誘惑與阻隔,雨是滴不進去的,只能打濕著行人的衣衫,于是被人討厭也就“順理成章”了。
世上沒有什么對與錯,逐利也好,歸隱也罷,只不過是不同的人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只不過說,雨不適合城市,或者說,我不適合。
一縷陽光穿透層層烏云,照醒了這座都市,也照出了我的形單影只。歲月不饒人,我也未曾饒過歲月,時光流轉,雨季去了又來,一個人看雨已然成為習慣。
一個人真的很好。
真的?
365極限挑戰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