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創作
葉昭聽見心臟起搏器報警時,手術刀正劃開第37層真皮組織。無影燈突然頻閃,她看見母親臨終的心電圖在患者脂肪層上重演,那些顫動的波紋里游著細小的藍點——是父親研發失敗的納米機器人,此刻正從她毛孔滲出,在橡膠手套上拼出"救命"的摩斯密碼。
[記憶閃回:2009年平安夜]
父親將液態金屬滴入魚缸時,藍燈水母正在繁殖。十二歲的葉昭數著分裂出的新個體,沒注意父親把最后一管藥劑注入了自己頸靜脈。"小昭,這是會游泳的星星。"他倒下時打翻魚缸,機械水母在碎玻璃間痙攣,發出和此刻手術室警報相同的頻率。
"室顫!準備除顫!"護士的喊聲讓葉昭撞翻器械臺。鑷子扎進腳背的疼痛突然清晰,她想起十八歲生日那夜,母親就是這樣赤腳踩過滿地注射器,走向腫瘤科頂層的露臺。
[記憶折射:2020年除夕]
葉昭在太平間發現母親的手機。最后通話記錄是撥給她的23個未接來電,通話時長顯示0秒——母親墜落時手機仍在重撥。鎖屏照片是她穿著學士服捧花微笑,背景里搶救車的藍光暈染了整片天空。
患者胸腔涌出的血泡在無影燈下泛著虹彩。葉昭伸手按壓心臟時,納米機器人突然匯聚成父親的面容。"小昭,看看你左邊口袋。"幻覺里的父親指向她染血的白大褂,那里不知何時多了枚機械水母吊墜——正是母親火化時戴的那只。
[記憶顯影:2023年驚蟄]
葉昭在更衣室拆開法院傳票時,防輻射服內襯掉出半張實驗日志。泛黃的紙頁上,父親的字跡正在褪色:"第109次失敗,納米機器人總在23分17秒后攻擊宿主心臟。"這個數字精確對應母親當年墜樓的時間,而她此刻手術臺上的患者,正是當年收購父親專利的藥企CEO。
"注射腎上腺素!"葉昭嘶吼著撕開患者襯衫,胸口疤痕的排列方式突然熟悉——是父親實驗室白板上的分子式。當除顫儀第三次放電時,她看見自己的倒影在患者瞳孔里分裂,十二歲的她和現在的她同時伸手去夠正在墜落的母親。
[記憶閉環:此刻]
心電監護儀長鳴聲中,葉昭摸到患者后頸的微型芯片。植入接口的紋路與她童年玩具的充電口完美契合,那些被父親改成機械水母的芭比娃娃,原來早預言了這場手術的結局。
納米機器人突然從患者七竅噴涌,在天花板拼出母親墜樓前的監控錄像。葉昭終于看清母親攥著的不是遺書,是被股價擊穿的納米療法企劃書,紙角還粘著她高考時用的2B鉛筆碎屑。
"體溫驟降!"護士尖叫著拉響全樓警報。葉昭卻俯身貼近患者耳畔:"告訴董事會,第110次實驗成功了。"她摘下自己的起搏器按進對方胸腔,納米機器人順著血液流入心臟那刻,整棟大樓的應急燈突然變成父親實驗室的幽藍。
[終章:機械心跳]
葉昭倒在觀片燈前時,看見X光片上的納米機器人正重組父親的臉。機械水母吊墜突然裂開,露出微型全息投影——是3歲生日那天,父母在實驗室為她慶生的影像。蛋糕蠟燭的數目是23,燭淚在她手背燙出與手術刀相同的傷痕。
警笛聲響徹街道時,最后一波納米機器人穿透醫院外墻。它們裹挾著葉昭的心肌細胞升空,在平流層組成巨大的心跳曲線。而地下三層停尸房里,母親的冷凍柜突然溢出藍光,那些蟄伏十四年的機械水母蘇醒過來,攜帶著父親未發表的論文數據,游向藥企總部的中央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