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的書籍中,幾乎都提到了冥想。但是這本書介紹的最為詳細,作者在書中推薦了10種冥想方法,每一種的表述方式都很通俗易懂,也非常簡單易行。便于讀者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練習。
第一章 冥想初嘗試
冥想其實不難,只要你曾經專注地仰望過一次星空、觀察過一片樹葉……你就體驗過冥想。
這里的重點是專注,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過這種體驗,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窗前,沖著遠方抻個懶腰,那個時候的大腦是什么都不想的,處于放空的狀態,這時候的感受一定是渾身輕松,這就是作者說得冥想的體驗了。真的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建議朋友們再忙碌,每天至少也要有這么一次短暫的冥想。
最好能有多一點的時間,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每天有意識的練習一會兒,方法是:吸氣和呼氣時分別數著1、2、3、4、5,吸完停頓一下后,呼氣,將吸入的空氣排出去,吸氣和呼氣持續同樣長的時間,重復5次。這樣刻意練習的時候,吸氣和呼氣一定會比平時的呼吸深一點,這是正常的。
第二章 “定”的冥想法,讓痛苦靠邊站
“定”的感覺和那種處于深度冥想狀態里包容一切的感覺又不一樣,它是一種平等、通透、安寧的意識狀態。
我感覺這個方法,能感受到的狀態是安寧,安寧會讓人們的情緒平和。平等和通透的意識狀態比較不容易感受到。看到“定”,我首先想到了《大學》中的那句:……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我認為這兩種表述,都是要達到同一個目標安寧。《大學》論述的是儒家思想,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心理學家。由此可見,通往真理的道路千萬條,只需要我們抬起腿往前走,總會到達目標。
這個方法,書中寫得比較復雜,但核心就是:練習時關注自己的呼吸,不帶任何感情色彩靜觀自己以往的經歷,傾聽周遭的聲音,用旁觀者的身份,體會這些感覺的來來去去,看它們是歡愉的,不歡愉的,還是中性的;同時不要讓這些影響你的心緒。這個方法需要反復、刻意的練習,可以閉上眼睛,也可以睜開眼睛。
人類痛苦的根源,來自于自己的大腦,大腦不停制造的幻象,有多少歡樂就有多少痛苦,我們只有理解了痛苦的根本原因,才能更好地進行冥想訓練,從而擺脫痛苦。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