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北方的初秋
2016
他們都說夏天的味道是小時候在老巷子口,爺爺牽著小手去街頭買冰棍的樣子,小小的人兒拿著冰棒舔了一口,冰棒上剛從冰柜里出來時那層白色的冰霧就在夏天的燥熱里消散殆盡。
還說夏天的知了總是叫不停,沒有空調(diào)的老房子,熱得半夜的窗都不敢合上,在上半夜的瘟熱里翻來翻去,終于在天快亮?xí)r起的那陣涼風(fēng)里沉睡過去,接著又是窗臺外亂飛亂撞,長鳴不停地知了把你鬧醒。
夏天是喧囂的,熱鬧的,人潮涌動的。休息的日子一個人去超市買東西時,踏著人字拖,走在街旁的林蔭道上,街上鬧哄哄的,哪里都是人群,大學(xué)旁邊的小吃街每一個攤位前都是排隊的客人,空氣中彌漫著各種孜然粉和辣椒面的燒烤味道。
晚上9點后,再去樓下的燒烤店買份烤雞爪抱著,半個西瓜,拿著勺去海邊了。
燒烤店內(nèi)全是忙著烤串和喝酒的老爺們兒,
那個原本還算隱蔽的海邊堤壩廣場上也全是人。
年輕人把車尾對著大海,在不見燈光的海岸邊坐在汽車的后備箱里,啃一個雞爪,吃一口西瓜。中年人們還干脆把家里的茶具都成套搬到了這里,隨帶捎上一張四腿小桌,攜眷喚友都來到了這里,吹海風(fēng),品好茶。高大SUV車頂上掛著的野外探照燈,將他們那一小擢人的身影映照在空曠的廣場上,而那天天夜里,海風(fēng)不大,但海面卻翻滾得厲害,像爐灶上燒開了的燙水。
有一天半夜醒來,聽到窗外的樹葉被風(fēng)掃過發(fā)出的沙沙聲響,屋外也沒有了前些日子的吵雜和人聲。似乎是一瞬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那個被喚著擾人睡眠的蟲子叫聲也沒有了,樓下水塘里呱呱的癩蛤蟆聲也不知何去何從,透過沒關(guān)的窗戶吹進臥室的風(fēng),開始夾雜著些涼意,其實立秋已過…以往年立秋過后,夏末的燥熱還會再持續(xù)些時日,而這一年的季節(jié)被無限的縮短了之后,總讓人覺得喧囂還沒過夠就到了需要沉寂的季節(jié)。
偶然翻看手機的相冊,覺得小馬兒來看我們的時候其實距離現(xiàn)在也沒多久。仔細想想,那個時候去年剪掉的短發(fā)剛好長長,我們的羊毛大衣也還沒脫。而轉(zhuǎn)眼又到了該倒騰衣柜,翻出厚衣服的季節(jié)。然后是當(dāng)時莫名去客串一個青春畢業(yè)季短片的照片,在片場認(rèn)識了幾個有趣的人。是那種可以捧著相機隨便就在地上趴著拍照的人、是吃飯,走路時能夠沒心沒肺大笑的人、是在眾人離席時,會主動收拾起垃圾,默默扔掉的人、是人群中,溫暖發(fā)光的人……
而那時頭發(fā)不知什么時候又被剪回了短發(fā),毛衣外套也還穿著,似乎那天的毛衣是整個半年里最后一次再穿,而第二天我好像就已經(jīng)是短袖人字拖的裝扮。這樣來不及回頭的季節(jié)轉(zhuǎn)換,把時間更迭的頻率無限制地拉得老快老快,讓很多計劃還沒來得及運轉(zhuǎn),就不得不收拾起來壓在箱子底,拖到來年。比如買了Ci 花卻還沒去的海島,還沒買的涼鞋和連衣裙,然后秋風(fēng)起了。
關(guān)于城市的秋意,除了風(fēng)和蕭瑟,我不知道還能感受到什么,或許是在憑著記憶中的想象,去計劃秋天要做的事;也或許是在涼爽和寂靜中,終于有想法去整理過了一半的時光。
一半是記憶中的青煙,一半是構(gòu)想的畫面。覺得秋天總是能聞到桔梗燃燒的味道,一重重土黃的山丘,在這個山頭的玉米地里,把桔梗都摞成堆,用洋火點燃桔梗堆,它們在秋風(fēng)里越燒越旺,青煙從桔梗堆里升起,被風(fēng)吹散在各個山頭
秋天要去太陽溝和理工拍落葉
冬天要拍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