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完《太空旅客》,走出電影院,我腦洞大開,開玩笑說:幸好女主角是一個喜歡健身的人,身體素質過硬,如果男主喚醒的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就算愛情的爆發力再強,估計也沒辦法救回懸浮在太空里的男主角。
劇情很簡單。
故事的設定是在未來,那時候星際旅行已經是成熟的商業化運作。主人公吉姆作為技術移民踏上了前往太空殖民地家園2號的行程,這場旅途長達120年,原本,他應該在抵達目的地前幾周醒來。但是,由于未知的故障,他成了飛船上5000個同行旅客中、唯一一個提前從冷凍睡眠中醒來的人。迎接他的,是極致的孤獨。
他做了所有能想到的嘗試,但還是沒辦法恢復到冷凍睡眠狀態,甚至有過自殺的沖動。
整整一年的時間里,他的神經都處于高壓的崩潰邊緣,唯一一個能進行情感類型對話的是一個機器人酒保。
而他孤絕生命里的唯一一縷陽光是沉睡中的女乘客奧羅拉。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就心動了。他喜歡這個女人,渴望了解這個女人。他查看了所有關于奧羅拉的資料,文字、音頻、視頻,了解得越多,他的喜歡就越多一點。他想喚醒眼前的這個睡美人,他想認識她,想擁有她……
每一天,這種念頭就比前一天更強烈一些。他知道這是不道德的,他沒有權利去改變奧羅拉的人生軌跡,一旦她醒過來,就要跟自己一樣,在飛船上渡過余生??伤灿薪^對的自信,奧羅拉一定會愛上自己,因為他們是飛船上僅有的、醒著的兩個人類,一旦他們相愛了,一定能快樂地生活,只要奧羅拉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經過了一系列的掙扎,在內心小惡魔的一再慫恿下,他還是喚醒了奧羅拉。
那么,問題來了:奧羅拉,你會愛一個毀掉你人生的人嗎?
2.
雖然,這是一部男性視角的電影,對于女主奧羅拉形象的塑造所用的鏡頭并不多。但是,我們仍能從細枝末節中繪制出女主的人物素描。
一位來自美國紐約的女作家,聰明、漂亮、有才華,經濟條件很好,喜歡跑步、游泳,性格堅韌,非常有主見。
也許,時空跳轉,紐約麥迪遜大道上的一家咖啡館里,奧羅拉坐在玻璃窗前寫作,疲乏時端起咖啡杯,百無聊賴地看著窗外。穿著工程師制服的吉姆,拎著工具箱恰巧路過。
那么,奧羅拉與吉姆之間的交集,可能也只限于此。
但在飛船上,吉姆是她醒過來第一個接觸到的人類,也是唯一一個給過她關心、溫暖與浪漫的人類。即使最初的她心存戒備,心還是一點點地往吉姆那邊靠過去。他們一起吃飯,聊天,跳舞,打球,約會。他們牽手,擁抱,接吻,做愛。過著類似正常人的生活。
只一點,她從來沒有放棄過改變現狀的念頭!
她不想在飛船上了卻余生,她還有很多夢想,還有很多渴望,她想在太空殖民地家園2號上體驗完以后,再回到地球,回歸到她原本的作家生活,寫出有爆炸性的故事。
但是,這一切都被吉姆摧毀了。無法重新回到冷凍狀態的她,結局只能跟吉姆一樣,被困死在飛船里。她恨吉姆,恨吉姆毀掉了她的生活。她不跟他說話,盡可能地避免一切接觸,她在吉姆睡覺時偷襲,瘋狂地踢打他,甚至殺了他的沖動都有。
隨著劇情推動,真相一步一步展開,冰釋前嫌之后,她還是愛這個人。所以,她拼命地救回了吉姆,放棄了恢復冷凍狀態,跟吉姆一起在飛船上生活,直到生命的盡頭。
也許,有人會說,那個人毀了你的人生???你怎么會愛一個毀掉自己人生的人呢?會用這種模式思考的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人生本就是一場系統繁雜的蝴蝶效應,永遠一環扣著一環,永遠充滿了無限可能,從來沒有什么絕對。
是,男主喚醒了女主,導致了她最后只能死在飛船上,怎么也無法抵達太空殖民地家園2號。可是,男主的提前醒來,本就說明飛船上存在bug,這個已經存在的bug擁有無限的故事導向可能,可能突然有一天,飛船爆炸了,所有的人都死了??赡苡幸惶?,飛船偏離了既定的航道,撞上了某顆不知名的星球……
有太多的可能性,比起在無意識中消亡,有意識、有經歷的死亡并不算太差。
再換一個思路,如果男主不是為了向女主致歉,就不會費盡心思哄女主開心,如果不是費盡心思哄女主開心,就不會在甲板上種樹,如果不是他在甲板上種樹,就不會驚醒甲板的管理員,如果不是驚醒了甲板的管理員,他們就無法一步步查明飛船的故障,如果不是他們查明了飛船的故障,就不可能修理好故障、重啟系統、拯救所有人。
也許你說,這只是一部電影,但你不能否認的是,這也是生活的樣子。你現在的生活,是由過去的每一步造就的,你將來的生活,是由現在的每一步造就的。
3.
可能,結局太過完滿,是這部電影最大的bug。完全的悲劇,太過痛苦悲傷,完全的喜劇,讓人惴惴不安。也許,生活最好的樣子只能是悲喜交加。
朋友說,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式電影,依然是濃濃的個人英雄主義穿插愛情的戲碼。
我說,是啊,明明劇情那么爛俗,還是耐著性子看完了。為什么嗎?為什么我們對爛俗劇情的美國大片這么寬容,對國產的商業爛片卻各種吐槽呢?
是崇洋媚外嗎?
不,絕對不是。是愛之深責之切。是恨鐵不成鋼。大片與大片,是品質的不同。
劇情結構簡單的美國商業片,至少,演員的演技不尷尬,特效一級棒,情節沒有太多硬傷。反觀,國內圈錢的商業電影,劇本、演技、特效,等等,哪一樣沒有硬傷?
中國絕對不缺優秀的電影人,中國缺的是一顆顆想拍出好電影的熱血真心。
4.
當然,還有別的零星領悟:
NO.1 哪怕是到了外太空,階級差別依然存在。
NO.2 孤獨到了極致,是可以“殺死”一個人的。
NO.3 也許人類與機器人的最大差別在于,人是有情感、有情緒、能自主創造的高級動物。
NO.4 人工智能再牛逼,根本屬性也只是工具屬性。
如果滿分10分的話,這部電影7分總歸是有的,還是值得去看看的。
我是不定期更新文章的薩摩,感謝大小老婆們的關注。記得在評論中留下足跡哦。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南方有路。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