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論你現在能力是什么樣的水平,人人都可以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
? # 人的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
? #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怎樣去解決問題,怎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不停的抱怨。
? 去年讀了不少的書,堆在客廳角落書數了數大概有三十多本吧。硬著頭皮讀只是一個信息的輸入過程,如果不及時主動的回顧讀過的內容就忘記了。
因此,寫一寫對書的讀后感非常有助于對一本書的理解,同時寫作過程也是知識輸出過程,學以致用才是讀書的目的。讀書=輸入+輸出
寫讀后感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能幫助其他人能在短時間內了解一本書的精華,讓大家在較短的一千字左右了解一本書。
《終身成長》這本書是其中一本讓我非常受啟發一本書。這本書主要傳達一個信息:我們的智商,能力或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后天努力提高的,但需要我們擁有一個成長型思維習慣。
作者卡羅爾是斯坦福大學的心里教授,她把人的思維模式劃分為兩大類:1. 固定型的思維模式;2. 成長型的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習慣性的認為我們的智商高低是天生的,自己想要的結果得不到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同時固定型思維的人害怕嘗試挑戰,不接受批評,害怕犯錯誤等。
舉例:卡羅爾在美國一所高中進行長達數十年跟蹤調查,發現有些高中生自暴自棄,成績考不好總是自責抱怨自己能力不夠,這類的學生在高中成績一直沒有提高。
而有一些考的不好的學生被卡羅爾心里治療后,讓學生們換一個思維方式來對待自己的糟糕的成績。失敗是走向成功的必經的道路,一個人的技能和智力是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提高的;遇到困難要不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上面,而不是固步自封抱怨環境等。最終,那些擁有成長心態的學生在慢慢的努力過程中考上了優異的大學。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們經常認為能力是通過后天培養而成的。他們勇于挑戰困難突破自己的舒適區,犯錯是在成長道路上催化劑。他們遇到困難喜歡提問題:什么才能跨越障礙?我應該怎么改進自己的技能?從這次的錯誤中我學到了什么?怎樣才能再提高自己的水平?等等
成長型的思維不僅對于我們自我成長有很大幫助,它同時對于我們培養孩子,處理夫妻之間的感情和幫助提高領導力等等 很多領域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生活的現實狀態其實是我們面對世界態度的反射,人人都可以通過改變自己思維模式來改變自己工作和生活狀態。擁有一個成長型思維習慣會讓我成為生活的主導者,會讓我們未來燦爛如花!
愿大家能在新年一年里擁有一個成長型思維習慣,終身成長,不枉此生!
作者簡介: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杰出學者之一。她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路易斯和弗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她的著作《自我理論:它們如何影響動機、人格與發展》(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被世界教育聯誼會(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選為年度好書。她經常為《紐約客》《時代周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波士頓環球報》撰寫文章,也曾登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今天》和美國廣播公司的《20/20》等新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