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刷了兩次《萬箭穿心》,第一時間想起這句話:你的嘴巴這么毒,心里過得一定很苦吧。李寶莉這個形象太真實、太深刻,感覺像是生活在自己身邊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三姑六婆,牙尖嘴利的同時帶有一顆商善良不屈于生活的心。
站在一萬根穿心箭前頭,一錯再錯,錯錯錯。生活中的各種關系比如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婆媳關系、于李寶莉都是那么的不和諧。幸好,還有那個整天對她嬉皮笑臉的建建,他接過她的扁擔,拿起她的行李,開著婊子養的車帶著她離開那個萬箭穿心的地方。
婚姻關系
漢正街賣襪子的李寶莉,她有著一個都市菜場女人的自信和驕傲,年輕時風韻猶存;國企的廠辦主任馬學武,有為有文化卻懦弱的鄉下中年男人。
小景到他們家吃飯的時候,都有點看不下去了,覺得李寶莉對待馬學武有點過分,如果早前好好對他,恐怕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你要讓他賴在你身邊不想走,那才叫你的本事。”
李寶莉:“我老娘去世的時候,他是怎么跪在地上,保證一輩子好好照顧我的。我家里條件是不好,菜場賣菜人的姑娘,可憑我的長相,追我的人也不少這你知道,我選他個鄉下人,是他的福氣。他憑什么不好好對我,還要我好好對他?”
在他們的婚姻關系里,李寶莉從來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指責態度來對待丈夫馬學武,連幫忙搬家的工人都覺得被這樣的女人管一輩子怪可憐的。
心理學家戈特曼調查結果:一段婚姻若想延續,則婚姻中的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比例至少要達到5:1,但是他們相互間的消極情緒遠比積極情緒多得多。
李寶莉從來沒有給予過馬學武過他內心渴望的,他的事業、他的愛情、他的精神世界統統與李寶莉沒有半毛錢關系。李寶莉給予馬學武的是不變的指責,這樣的打擊讓一個男人沒有任何的尊嚴地位。但是,情人對馬學武的回應則是滿眼的崇拜與柔情。
跳江的那天早晨,馬學武約了周芬一起吃早餐。在表明了自己的心聲之后,周芬說了這樣的話:“馬主任,是個挺好的人。但是,不太怎么懂女人。”
確實,馬學武不懂李寶莉,他懦弱。李寶莉用自己的方式深愛著他,柴米油鹽醬醋把李變成一個市儈的女人。面對妻子的牙尖嘴利,馬始終沒有勇氣做任何的抵抗或者改變。甚至把情人的照片夾在書里,因為他知道李寶莉從來不看書。書與事業,情人與愛情,這無疑是狠狠地給李寶莉扇了一個大耳光。
最后,馬選擇了用死來回應李無休止的指責,因為一個電話失去的國企工作以及給予他溫柔的情人。遺書上給老娘和小寶的留言,再翻下去是空白的紙張,沒有給李留下半言只語。
“馬學武往江里一跳,奶奶小寶都得我罩著,我越是要說,這叫萬丈光芒,我不會叫的我家散了的。”
生活欺騙了你,婚姻欺騙了你,但你還有一個家,一個需要撫養的兒子,一個需要贍養的兒子的奶奶。
親子關系
作為一個沒有文化的媽媽,對兒子的認知就是寫作業,自己的任務就是賺錢給兒子買作業本。李寶莉對兒子小寶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小寶,作業作完了嗎?無論是十年前上小學,還是十年后高考前。
馬學武火化之后,小寶捶打著李,哭喊著:”還我爸爸,還我爸爸。“ 當天晚上,李想要讓兒子和自己睡一屋,奶奶住小寶的房間,小寶要跟奶奶一起也不愿意跟她一屋 。小寶用“你”代替了“媽媽”,從來沒有喊過李一聲媽媽,唯一提到的是”我敬你,我跟你喝完這一杯,從此以后你就不是我媽媽。“
李以為排盡所難,賺錢給兒子買作業本,供兒子考上大學之后就可以輕松一些,誰知道考上大學的兒子到頭來跟她要房子,要斷絕母子關系。
”我生你養你,大半輩子都是為你活的,你有沒有良心,啊?我當你是小孩不懂事,昨天的話,我當你沒說過。“
”我們是親母子,世上最親的關系,你別再傷我了。“
武志紅在《巨嬰國》一書中提到利己和個人主義被集體主義視為邪惡,而利他和集體主義意味著自我犧牲和奉獻。所以,生活里我要為別人而活,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做著自己事情的同時,背著孩子老人的重量。等著孩子做了父母,這樣輪回,沒有自我。即使為兒子活了大半輩子,仍然沒有走進兒子的內心而是被趕出家門,在這樣的情形下向兒子吶喊,可悲又可憐。
挑了十年扁擔,身子消瘦背部佝僂的李寶莉,走過丈夫曾經跳江的橋上,深夜獨自枯坐在江邊。一群中學生在歡快地放著煙火,似乎這場煙花也是在對過去說再見的一種儀式感。在按下相機快門的那一刻,李的眼框在打轉,思緒萬千。
“我想通了,我最不起的就是小寶,他那么小就沒有了爸爸,我又沒有時間照顧他。剛才在回來的路上我就在想,我的孩子,好像從沒像別的孩子那樣,瘋啊笑啊玩啊,好像心里壓了個事似的,不像個孩子。要是我走以后,他能像別的孩子那樣高興那樣玩,叫我干什么都可以。”
這是作為媽媽,李寶莉最后為孩子做的事情。
李寶莉和建建
小寶去找爸爸曾經的情人時問周芬愛沒愛過他爸爸,如果周芬回答說愛他爸爸,那爸爸和周芬在一起算是愛情,他心里應該是這樣想的吧。但是為什么媽媽和建建這兩個單身狗在一起看著就覺得“惡心”,“不要臉”。
第一次建建出現在鏡頭里的時候,他柔情地對著李寶莉微笑,像是對自己女人的寵溺。建建總是在適當的時機出現在李寶莉的面前,他們之間沒有套路,沒有指責,沒有貶低與嘲笑,簡單的幾句話,平凡又真摯。
他們發生關系之后的一次見面,建建嘴欠,說了一些傷她的話,但是在李寶莉哭著說謝謝他的時候,他的眼角濕了,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眼神里帶著歉意和愧疚看著李寶莉離去。
當李寶莉挑者扁擔走出那個萬箭穿心的地方時,建建已經在那里等著她。嬉皮笑臉地說,還在生我的氣呀,我就是嘴欠。
“我們都是過了半輩子的人,誰比誰強多少啊,什么萬箭穿心,說得怪嚇人的,我不信,我也不怕。”這是建建對李寶莉說的情話,自己的決心。
小混混也有自己想要保護的人,被辛苦養大的兒子趕出家門的李寶莉也有被呵護的權利。其實,看著李寶莉和建建在一起,更有幸福感。兩個人誰都不欠誰,不計較對方的過去,不吵不鬧,就這樣相依為命。
愛是什么?愛是回應,是看見,是鏈接。作為一個能量體,我們猶如一個章魚,會不斷伸出自己的觸角,如果這個能量的觸角被接住,它就得到了祝福,而會變成生的能量。---摘自《巨嬰國》
愿你沒有萬箭穿心,但萬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