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
13歲的男孩小肖身高1.59米,停止長個已有一年,一測骨齡已15歲。前幾天,男孩的媽媽急切地求助健高兒科想辦法幫兒子“長高”。接診小肖的醫生遺憾地告訴家長,孩子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生長干預期,骨齡已達15歲,預測身高估計在1.65米左右。
小肖父母身高都很高,爸爸身高1.80米,媽媽身高1.70米,所以對兒子將來的身高,他們原本是一點都不擔心。并且,開始時兒子小肖在同齡人中的身高也是算高的,只是最近一兩年,不見長高,而且說話也開始變聲,他們才警覺。父母找到了醫生,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當得知孩子的指骨多數已經融合,掌骨骺干已開始融合,長高潛力很小時,他們怎么也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事后在和家長溝通中了解到,因為小肖父母平時工作很忙,到家常常很晚,平時都由保姆負責照顧孩子,造成孩子從小就有挑食、偏食的壞毛病,而且睡得很晚,常常要玩游戲到晚上11點左右才睡。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錯,他們長期給孩子買補品進補,往年冬天一補,春天就會躥高許多。開始時,孩子個子長得比同齡人高,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誰知長到13歲就不長了,開始并不太在意,認為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后來孩子出現變聲,他們才到醫院檢查,結果讓他們欲哭無淚,無法面對。
專家解讀
健高兒科的殷琪主任解釋,現在孩子因為錯過最佳的生長發育干預期,而導致身高不理想的情況較多。家長缺乏兒童生長發育的相關認識致使孩子沒有長到理想身高甚至遺傳身高,往往意識到孩子的身高落后了再尋求干預,效果就不明顯了。
想要孩子長得高,注意三個年齡段
從醫學上來說,想要孩子長得高,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前,三個年齡段很重要。
第一次,4周歲時。主要4周歲是排除孩子有無影響長高的先天性疾病,以便盡早治療。判定孩子矮小有一條黃金分界線,那就是4歲。
4歲左右,人體內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飲食、睡眠習慣逐漸形成,這些條件對今后的生長發育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第二次男孩八九歲時,女孩七八歲時,也就是趕在性發育前,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理年齡與生活年齡是否相符,有無性早熟跡象。
第三次,十二三歲時,主要目的是為了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也可以進行最終身高的預測。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家長千萬不要等到孩子發育后期如15—18歲時再治療,此時骨骺接近閉合,生長潛力很小。
科普知識
★長的早不一定長的高
一般情況下:
男孩10.5歲、女孩9.2歲開始發育。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指出:男童在9歲前,女童8歲前呈現第二性征就屬于早發育,由于過早發育許多孩子的骨骺線會提前閉合,成人后身材偏矮。
《中華兒科雜志》:
根據對10萬例不同年齡組的男女青少年跟蹤研究證明,孩子早發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長7厘米。
★生長速率有年齡段的規律
兒童正常的生長速率,出生身高平均50厘米,第一年平均增長25厘米,1歲達到7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長10厘米,2歲時達到85厘米。如果3歲以下生長速度低于每年7厘米,3歲至青春期前(兒童期)生長速度低于每年5厘米,青春期低于每年7厘米,說明孩子的身高長得慢,家長亟需查找原因。
★發現孩子身高不長后該怎么辦?
兒童期里發現孩子個子長得慢應該帶孩子到專業的生長發育機構進行檢查,排除疾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長速度減慢。兒童期后發現孩子個子長得慢,首先要檢查是否存在早發育的情況,因為早發育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危害,表現為兒童期身材較同齡人高大,但成人后反較同齡人矮小。
研究表明:
未治療的早發育兒童最終身高一般為150-155cm。
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身高變化,長得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成年后的身高,切莫錯過孩子最佳的身高增長干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