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雪花驚艷整個冬天

雪是冬的精靈,片片雪花定會驚艷整個冬天。

一提到雪,我首先想起愛吹牛的李太白“燕山雪花大如席”,想起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想起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想起自己初中時最愛唱的那句“潔白的雪花飛滿天,白雪覆蓋我的校園”……

今日大雪,雖然雪還沒來,也許她正梳洗妝扮準備你我的約會醞釀一場盛世浪漫?

先分享幾首我挑選的古人寫雪詩,然后貼上我自己胡謅的兩篇現現眼!

————以下正文————

次韻和王道損風雨戲寄

北宋 · 梅堯臣

小雪才過大雪前,蕭蕭風雨紙窗穿。

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

小雪節氣過了,還沒到大雪節氣,窗外風雪吹打著紙窗,也敲打著詩人孤獨的心。

梅堯臣唱著新詞,飲著烈酒,卻告訴朋友:千萬不要在傍晚薄暮時分約我,我想安靜的賞雪。

下雪天,有的人想和朋友共飲,有的人,只想一個人,安靜的品味孤獨的滋味。

熱鬧是一種快樂,寂靜的孤獨有時也不失一種享受,似乎比熱鬧更深刻。

題游俠圖

清·鄭燮(板橋)

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游?

欲談心里事,同上酒家樓。

鄭板橋與梅堯臣恰好相反,他覺得大雪紛飛,為什么不約三五好友去小酒館喝一杯?

小雨淋淋,喝酒半斤。何況雪比雨似乎更浪漫更能勾引內心的饞蟲?

大雪天,一同喝酒微醉,心意暖,那些煩心事自然就消散了。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宋·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同云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

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恨在何處?

大雪時節,詩人憂國憂民,愛國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好一幅風雪夜歸圖。

人生中的風雪,不可怕,人生總歸要迎著風雪前進。走過艱難的路,就會迎來繁花似錦的前程。莫要怕穿過暴風雪,那萬家燈火中,也總有一盞為你亮。

大雪時節,愿你這三冬冬不寒,愿你安享溫暖。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中唐 ·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我更偏愛這首,骨子里透著男人的豪放與慷慨。寒風凜,雪花飄,輕騎逐,敵遁逃,大雪滿弓刀!

——友情提醒,下面是我的原創,不喜可以略過啦——

誰還不是個愛雪的孩子

好大的雪,好久沒見過如此大的雪了!天地混沌,只剩下大大小小雪片紛紛揚揚。

我佇立窗前,整個人魔怔了似的釘在那里。望不到天,望不到樹,甚至望不到對面的高樓。雪花那么密,密得讓人喘氣都感到急促!它們一路跌跌撞撞,似乎一邊飛揚一邊抱怨:別挨那么緊,你碰著我了!我不敢確認那窸窸窣窣的聲音到底是雪花的歡笑還是抱怨。

記得當初讀李白那句“雪花大如手”時我還笑話他不靠譜:到底是李太白手太小還是雪花太大,漫天飛舞的雪花怎么就和手掌聯系在一起?也許他也察覺到自家手太小所以形容燕山雪就換成他家的席子。“燕山雪花大如席”,照李白話推下去這天地之間飛舞的全是他家的席子。只是睡在如此潔白涼爽又清新的席子上,敏銳又多情的大詩人喝再多的酒恐怕也難以入眠而注定要想入非非;反正我從來沒見過這樣大的雪,我是完完全全地迷醉在這紛紛揚揚的雪里了!

樓下成群的孩子簡直玩瘋了,野馬似的追逐著,嘶鳴著,嬉戲著。有人甚至完全躺在雪地上,把自己的光輝形象完整印在雪窩里。他們除了團雪球往對方身上砸,更多的是攥著雪團追趕,找個機會把雪團塞到對方脖頸里……

歡笑。院子里、天地間似乎只剩下歡笑。追逐打鬧著的孩子們的、飛飛揚揚雪花們的,歡笑。

就在這歡笑聲里,我恍惚看到當年十三四歲的少年雪野里追逐打鬧的情景,看到他們爭著嚷著在雪地上踩下自己腳印的樣子:我們專往無人走過的雪地踩,那兩行歪歪斜斜的腳印完全是自己的。深深淺淺,歪歪斜斜,少年時期的兩行腳印就這樣印在潔白的雪地上,在我生命的底片里。

就在這歡笑聲里,我的耳畔又響起當年常聽也愛唱的歌兒:我愛你,塞北的雪。飄飄灑灑漫天遍野……

再加上低矮的圍墻,三四排的磚瓦平房,有一片杏樹林的大院子,杏樹林后面有條淺淺的河溝子,那就是我的校園,十四五歲少年的初中校園。

就在這校園里,就在這飄灑著雪花的小路上,男男女女穿梭在教室與宿舍、食堂之間,彎腰團一手雪球,搖晃小路旁光禿禿枝椏頂著滿頭白雪的杏樹,看紛揚的碎雪落白同行者的頭,尖尖的嗓子扯著長腔:“潔白的雪花飛滿天,白雪覆蓋我的校園。漫步走在這小路上,腳印留下了一串串……”

雪花片片落校園,恍惚依稀復少年。

浪戲追逐校園里,蒼顏白發佇窗前。

這是我么?是雪中追逐嬉戲的少年,還是佇立窗前感慨復悵惘的蒼顏白發?

雪好像還是那場雪,雪分明不是那場雪了。

依稀一層水霧蒙住了鏡片,也許是窗外的雪花多情穿透了玻璃?只是我不知道光陰會多情到穿越三四十年的圍欄么,假如能夠,窗前佇立著望雪的白發人還會不會跑下樓去嬉戲在打鬧著的孩子群里?

我突然有點明白為什么那么盼望下雪了,突然明白當冬天過去大半還不見雪花的時候為什么會感到惆悵與失落了。

原來那雪花不只是雪花,它還和一些場景、一些故事、一些人物緊密聯系在一起。當雪花飛揚的時候,原本只能儲存在腦海里的畫面就再一次復活于眼前,那些流逝已遠的光陰就穿越了圍欄溯流而上讓自己恍惚間回到原先……

那一串串甜蜜而又憂傷的往事,那朦朦朧朧似有還無的情感,那宛若青蘋果一樣生澀卻又假裝成熟的叛逆;原本都像流水一樣消逝得無影無蹤像雪花樣落在時間的曠野里,消融了再也找尋不到一點痕跡。可跌跌撞撞紛紛揚揚的雪花卻一下子把它們全都推到了眼前,似乎時間完全消失了圍欄。

雪越下越緊了,緊得讓人呼吸都感覺到急促。地上的雪越來越厚了,孩子們的腳印完全看不見了,只留下白茫茫一片。

這樣的下雪天是萬萬不能少了酒的。試想三五個臭味相投的伙伴坐在小酒館窗前,外面是紛揚的大雪,窗內是藍色的火苖舔著黃銅火鍋,鍋內滾開的湯里浮沉著青的紅的白的菜蔬,熱氣氤氳,酒香四溢。

窗外雪落窸窸窣窣,窗內端著的酒杯在“走一個”的口令下啁出“滋滋”的聲響。此時不由想起微信那句短到經典的約酒詞:下雪天,酒都等急了。

千多年前白樂天大約也是這么一個下雪天約人喝酒,大詩人當然不會像我們這么粗俗和直白,他讓小書童送去一張便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酒備好了,爐火正旺,眼看要下雪,豈能辜負酒?這白樂天肯定也是個酒徒,這張便條約的人并不出名叫劉十九。如果沒有這張便條這場酒,很可能沒有人知道世間曾有過劉十九。

他和元九這一輩子喝的酒可能更多,天晴喝,天陰喝,下雨天要喝,下雪天更不能錯過。也難怪后人把他們兩人捏在一起戲稱“元白”好基友。他曾經給元稹寫過兩句雪天飲酒的詩:“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

也是,這酒與雪簡直絕配。更何況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精彩詩句很多就是泡在了酒缸里:“擁爐看雪酒催人““蹈雪沽來酒倍香”……

雪下到窗外這種狀態像極了酒喝到酣處的男人。失了態,失了語,失了平日的謹慎與顧慮,完完全全地放飛了自己,胡言亂語,張牙舞爪,放浪形骸。

要說狂放還是李太白,只有酒徒才理解酒徒,醉漢才真正理解醉漢:“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好一個天仙狂醉,也只有醉到發狂的天仙才能做出如此出格的事兒,也只有天仙才具備如此神奇的能力——亂把白云揉碎:原來那密到簡直令人窒息的雪花是被天仙揉碎的云朵啊,那被揉碎了的白云從狂醉的天仙手里灑落,大團小團,大塊小塊,大片小片,飛揚在茫茫天地之間……

天仙喝醉了拿白云出氣,這團團白云被他撕扯成雪片降落到人間。我不擔心天仙但有點替李白擔心,擔心喝高了的李太白大呼小叫楊貴妃的名字被砍掉腦袋,萬一那樣大唐的詩壇可不寂寞了許多。

我怔在窗前,看雪花一片一片打在玻璃上,跌落,滑下,粘住,描繪出奇形怪狀的圖案。

怔在那里的,是我的軀殼。木偶似的,泥塑似的,石雕似的,呆呆地,怔在那里。

我的靈魂呢?它早已游離。被這鵝毛般的、手掌似的、柳絮狀的雪花牽引著,逆行在歲月的河流之上,穿越一個個久已塵封的時代,踏著秦風漢賦的步點,和著唐詩宋詞的節奏,翩翩起舞在墨韻與紙香的幻界……

你們踏雪而來,施施然,伴著清吟與長嘯,冒著紛紛揚揚的雪花。

雪中飲酒的就不說了,眼前這雪下的樣子早已被酒熏醉了,簡直要狂。

冒雪釣魚的有沒有?當然有,估計那“煙波釣徒”張志和干過這事,還有唐朝人柳宗元留下千古奇絕四句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 ?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雪下了幾天了?不知道。

下的大不大?當然大。別說人影兒了,連根鳥毛都見不著。

可就在這樣的雪天里,卻有一葦小船在江心,船頭披蓑戴笠一老頭悠閑在釣魚。

服!這個性,簡直讓人佩服到無語。

明朝有個大花花公子叫張岱,他也很個性地干過一件奇葩事兒,為此還專門寫成文字《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大雪連下三天會是什么樣?這兩天膠東煙臺威海的朋友肯定更清楚——他們正經歷著連續的大雪和暴雪。

這樣的天氣沒事誰出門?肯定正常人不干這事兒。所以張岱也說“湖中人鳥聲俱絕”,可他偏偏湊了個更定之時(大約晚上八點之后——我就問一句冷不冷?)乘一小船去西湖湖心亭:大雪后,夜已深,湖心亭能有啥美景可賞?可張岱享受的就是這種感覺:俗人多無趣,遇見一個也嫌多。爺享受的就是獨自一個人,乘船,上亭佇立或獨坐,看雪,看湖,邇觀遐想。

奇葩的張岱萬沒想到竟然遇到比他更奇葩的人——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亭上竟然有兩人在飲酒!這樣的天,這樣的湖,這樣的亭子!竟然就鋪氈對坐,竟然就酒爐正沸!

先別說張岱當時什么心情,試想那兩位對坐正飲的家伙看到張岱進亭的一剎那該是什么心情?

什么叫臭味相投?這就是!

什么叫惺惺相惜?這三人見面的瞬間就是!

還有啥說的?啥也別說了,哥們兒,喝一杯!

喝完一杯又一杯,啥話全都摁酒里!

偶然相逢又分別,何必管我東南與西北?何必問我姓甚與名誰?

相逢何必曾相識,酒遇知己一口悶。

幾杯酒下肚,興盡揮手,甚至連“再見”都可以省略,但每個人都知道,對方已經鐫刻在自己生命的銅版里:幸運、溫暖又美麗……

從沒讀過我寫的詩吧,今日大雪節氣,給大家來一首現現眼!

等一場雪

沒有人知道我的心事 比如你

獨倚窗前 寂寞西河柳妖嬈搖曳

風動 便是你的消息

紅柳后面重重樓閣 高高低低云枷霧鎖

樓閣后面還是樓閣 阻遏

萬千重尋尋覓覓

我知道

目光無法抵達的地方思念可以

比如 ?此時窗前

重重樓閣西河柳搖曳妖嬈

柳發是紅褐色的波浪

誰知道思念的顏色是藍是紫

風肯定偷偷地來過幾回

可我不確定你是否來過

夢以外,陽光拖長長影子

撐海藍色小傘

披云白色風衣

夜色終被攪成一杯濃稠的咖啡

夜的顏色,心的樣子

入萬千人口會有萬千種滋味

我品到的卻只一味

等你

就是咖啡入口的那一個瞬間

我確認一個事實

夜有黑的圍欄

也許目光和諾言也有

思念卻沒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8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34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27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5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37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5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4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25評論 1 332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4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3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5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9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