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記總目錄 << **
布魯日(Brugge)位于比利時西北部,在歐洲享有"北方的威尼斯"的美譽,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布魯日”在佛蘭德語中有“橋”的意思,由流經市內的萊伊河上的一座古羅馬橋梁而得名。
14世紀,布魯日曾是歐洲主要商業中心之一,但隨著水路的淤塞,它逐漸輝煌不再。19世紀下半葉,布魯日成為世界首批觀光勝地,吸引著富有的英國與法國游客。如今,古城內水巷縱橫,濃厚的中世紀風貌讓人覺得仿佛穿過時光回到了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城市。
這天上午我們從德國科隆出發,先去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轉了一圈,然后乘坐下午4點整的列車由布魯塞爾中央車站出發,5:01到達比利時著名旅游城市布魯日。
出了車站自然是先去青旅放行李。
布魯日古色古香真的超漂亮!但這全是小石板路,箱子滾在上面顛得厲害 —— 我很擔心里面的電腦被震壞了,于是一路基本都拎著。
千辛萬苦終于到了預訂的青旅Lybeer Travellers' Hostel,手都出繭了。T_T
這家青旅有著窄而陡的旋轉樓梯(又是一個行李箱的噩夢...),和清爽的四人間。
收拾了一下,然后去前臺問了問今晚音樂節的情況,6點10分重新出門。
離青旅不遠就是圣救主主教座堂(Sint-Salvatorskathedraal),這是天主教布魯日教區的主教座堂。 這座教堂建立于10世紀,后來進行過翻修,直到19世紀才獲得主教座堂的地位。
我特別喜歡這座教堂的華麗管風琴和入口上方的雪白群雕!
主教座堂最后面被隔出了一間小室,里面有幾件油畫啊掛毯啊之類的收藏。
離開主教座堂,我們打算去圣母大教堂看看。
雄偉壯觀的圣母大教堂(Onze Lieve Vrouwekerk)始建于13世紀,鐘樓高122米,是布魯日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磚砌塔樓(最高的是德國蘭茨胡特的圣馬丁教堂)。
這座大教堂里收藏有一件米開朗基羅的著名雕塑珍品:《圣母和圣嬰》(MadonnaandChild) —— 它是米開朗基羅生前留在意大利之外僅有的藝術作品。我們到的太晚了,教堂已經關門了,特別遺憾,以后有機會再來吧。
在歐洲看過這么多教堂,布魯日圣母大教堂的外觀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之一。聳入云霄的高塔幾乎跟我想像中通天的巴別塔一模一樣!太震撼了!!
雖然沒能進去參觀,但是圣母大教堂單憑那個塔樓就已經讓我覺得布魯日不虛此行了!
接下來我們打算去貝居安修道院看看。
石板路,馬蹄聲,熱鬧但不擁擠的人群,緩慢流淌著的時光 —— 這大概就是我理想中的歐洲小鎮了吧。
還有街頭巷尾到處都是的巧克力店 —— 我們買了一袋,打算試試這些當地的比利時巧克力。
低地國家有一種特殊宗教組織叫貝居安會。13世紀的時候,城里的一些女人自我組織起來,信仰上帝,希望過儉樸而沒有欲望的生活,這些人被稱為Beguine。和修道院的區別是,貝居安是一種自發的組織活動,雖然有嚴格的生活紀律,但是每個Beguine都保留自己私有的房產和生活空間。她們中的很多人來自于富裕家庭,很多人終生沒有結婚。勞動,反思和祈禱是她們生活的主要活動。這類社區通常由一些很簡樸的白色房子構成,圍繞著中間的一個大草坪和樹木。
等我們磨磨蹭蹭地溜達到布魯日的貝居安修道院(Béguinage) —— 它是比利時最大的,在1998年就被列入世界遺產了 —— 的時候它已經關門了。真可惜,我還從沒考察過修道院呢。
教堂逛完,我們準備去布魯日的中心區看看,晚上的音樂節應該也在那附近。
我們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半小時才從修道院逛到市場廣場(Market Place)。
布魯日實在太美好了!暖暖的夕陽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拖出長長的影子,清澈的河水里倒映著兩旁鱗次櫛比的中世紀房屋,熱情洋溢的樂隊讓街頭巷尾都飄蕩著音符,露天餐館里聚滿了聊天的人們... 你仿佛都能看到這樣慵懶閑適的時光里滿溢著的幸福與滿足。
說回到市場廣場。它位于布魯日舊城的中心,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歐洲廣場,四面環繞的建筑都特別棒。
其中最突出的建筑毫無疑問是廣場南側的鐘樓(Belfry)了。這座被譽為比利時最精美的建筑建于13至15世紀,曾經是城市的金庫和檔案館,在戰爭年代還能夠用作觀察哨。鐘樓高83米,一共有366級旋轉臺階;鐘樓上有一臺由47個鐘組成的編鐘,每15分鐘響一次。
布魯日鐘樓看上去很像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市政廳,但是我覺得鐘樓更漂亮一些。
廣場兩側并列的像圣誕姜糖餅干似的山形房頂的建筑,宛如童話世界。這個很像法蘭克福羅馬廣場上的梯形頂排房。
廣場的中心矗立著14世紀奮起反抗法國專制的“金馬刺之戰”的布魯日英雄領袖Jan Breydel和Pieter de Coninck的雕像。
離市場廣場不是很遠,我們就到了布魯日市政廳(Stadhuis)。它始建于1376年,是比利時最古老的市政廳之一。市政廳的建筑是晚期哥特風格,外墻上刻有浮雕,內容取材于圣經故事和歷史人物。
同樣位于城堡廣場,與市政廳相鄰的就是圣血教堂(Basiliek van het Heilig Bloed)了。圣血教堂最初興建于12世紀,因保存有十字軍東征時從君士坦丁堡帶回的圣血遺物而得名。教堂由上下兩座小堂組成:下層教堂保持著最初的羅曼式風格,而上層小堂(供奉著十字軍東征帶回來的耶穌的血)則在16世紀被重建成哥特風格。
時間不早啦,我們要去找找音樂節到底在什么地方,好湊個熱鬧感受一下氣氛。
我們根據旅館工作人員給的標記去找小樂隊。看起來在市場廣場附近就應該有,但繞了幾圈都沒找到,問了幾個人也都表示沒聽說...
好吧,北邊遠一些的地方還有個活動點,我們決定去那里看看 —— 終于在個小院子里找到了(免費)!踩好點,聽了幾分鐘表演我們就先出來找吃的。
布魯日的餐館到處都掛著淡菜(也叫貽貝,青口...)的招牌。我們點了一鍋50只淡菜加一小桶薯條,24歐。這次nature口味的淡菜比上次尼斯辣的好多了,吃得一本滿足。
吃完晚飯我們又溜達回去聽了一會兒表演。
十點多走回青旅(路上發現青旅附近的一個酒吧小院里也有表演)。
第二天上午8點不到我們就離開了青旅。
8:18從布魯日出發,9:42在Antwerpen Centraal轉一次車,10:38在Roosendaal轉第二次車,預計中午11:20能到鹿特丹。從鹿特丹我們還需要再坐差不多一小時的輪渡才能到目的地 —— 小孩堤防。
我知道這是一個很奇怪并且陌生的地名...但是我們如此大費周章自然是有原因的!小孩堤防有19座建于大約1740年的風車,它是荷蘭風車最集中最經典的地方。要看就看最好的嘛,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