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確幸:
1、今天我又做了一個決定,我要重新回爐學習英語,事情的起回是:我在用翻墻軟件的時候,好不容易給成功了,結果發現網站發布的文章全部都是英文,我用我那個掉渣的英語水平結果好多都是看不懂的,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很多次了,終于糾結了兩個多小時,我決定加入許岑老師的英語教程學習,以后每天兩小時的英語學習,爭取一年之內能看懂英文的非專業性文章。
二、今日得到
學習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院2》018/獎勵用戶:我給用戶提成,用戶攤販而不推薦了,怎么辦?
通過學習你應能解決以下問題:
1、什么是口碑經濟?
指激發用戶,在贏得媒體中自發分享你的產品,從而免費贏得新用戶,獲得流量。
2、傳播渠道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傳播渠道分為付費媒體(報紙、雜志、電視)、自有媒體(公號、官網、官微)和贏得媒體(微博、社群、朋友圈)。
3、有個朋友,是做社將電商的,當他設計了一個“推薦獎勵”活動。老用戶推薦新用戶加入社群,新用戶首單金額的10%,直接用現金獎勵給老用戶。結果活動推出扣,口碑推薦的數量陡降,怎么辦?
分析: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之所以出現這個令人大跌眼鏡的情況,是因為他在理解用戶分享的內在動力上,出了嚴重的問題。
用戶分享的內在動力有兩種:朋友獲益和自己獲益。朋友獲益,就是這么好的東西不分享給朋友,那就不起朋友啊;自己獲益,是朋友付錢購買,我能拿到提成;經過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用戶分享的真正動力是“朋友獲益”。
其實要解決這個方法劉潤老師告訴我們的方法論就是“強化朋友獲益,隱藏自己獲益。
第一,把提成變為紅包,并且一人一半。你的朋友首次下單,系統送出100元紅包,你們倆一人一半。這樣,你們倆都會覺得,這100元是意外所得,不是從朋友口袋里掏出來的。滴滴、餓了么,都在用這種方法。
第二,把提成變為積分,用于兌換禮品。積分和現金,其實沒有本質區別。但積分可以讓用戶感覺拿的不是錢,消除自己獲益的愧疚感。比如一些會員組織,推薦新會員加入,就可以得到一筆積分,獲得六筆積分,就能兌換第二年年費。
第三,把提成變為抽獎,可以贏得大禮。把提成變為抽獎,也能消除賺朋友錢的愧疚感,萬一真中獎了,你會覺得這個獎品是我自己靠運氣賺來的,而不是從朋友口袋里掏出來的。
4、其實這個上述案例中的老用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感得如果拿了提成會有騙自己朋友的這種心理,而劉潤老師用以上三種方法完美的給消除了,這個給我的啟發是生活中一些常態問題其實都是可能用學到的理論知識來解釋與解決的,關鍵在于會將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然后套用學過的思維模型加以識別,再以所學的知識進行解決,同時這還不夠,我們還要會將生活中案例進行模型化,將來在解決類型問題能夠借用,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