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說過,“美好的事情總是偶爾發生的”。是啊,有靈感的時刻總會驚人的相似,喪失靈感的時刻各有各的不同。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觸犯這幾條大忌,容易扼殺靈感。
1、靈感大忌一:匆忙上陣,急于求成。 這經常發生在工作場合。老板說,抓緊整一個有創意的方案,明天跟我報告。同事說,快來加入我們一起討論,如何有創意的設計員工活動。 我的大腦還停留在上一個內容,但被要求切換頻道,快速進入新話題,產出創意,經常結果是腦袋空空如也。我真實體驗過,什么叫腦袋空空,腦子里每個角度都沒有和新話題相關的內容,更不要談什么創意了。
2、靈感大忌二:追求完美,求全責備。這經常會發生在和他人的討論過程中。你說一個想法,對方說NO,對方說一個想法,你說不行。到最后,討論雙方把注意力都放在彼此想法的完美性上了,沒有任何的進展。一個人思考也會有類似的情況,搜腸刮肚的想了一些點子,然后一個個都被自己否定了,一無所獲。
3、靈感大忌三:缺少輸入,苦思不得。我記得參加過一次技術研討會,事前因為一點功課都沒做,我幾乎完全聽不懂技術部分的會議內容,更談不上有何貢獻了。更多的情況是,你缺少最新的進展信息或者拓展資料的收集閱讀,冥思苦想也沒用。
4、靈感大忌四:閉門造車,很少聯想。有人說,邊界之處,最容易誕生新的想法。但實際是,我們更習慣主題是什么,我們就聊什么,而忽視了跨界信息的化學反應。請回答,用一種水果來形容撕紙的聲音。你的思考過程會怎樣?我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首先覺得可笑,撕紙聲和水果有半毛錢關系嘛?然后,我開始回想撕紙的聲音,撕拉撕拉?滋滋滋滋?我也不太確認到底哪一個,為此我還找了一張紙撕了一下,我確定撕紙的聲音是滋滋滋滋,這讓我想到了椰子,用刀破開椰子的聲音。我還沒有機會驗證。但這個思考過程很有趣。天馬行空的感覺,給人更多的空間,靈感更容易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