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蕭藝語
-1-
上周的閑暇時間加上周末兩天,剛好看完了《擺渡人》和《尋找時間的人》。
這兩本書的內(nèi)容都是超越現(xiàn)實的故事。情節(jié)離奇,因而可讀性很高,讀起來自然會很快。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擺渡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大概是,《尋找時間的人》里面少了愛情這一因素。
毋庸置疑,愛情是各類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也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偉大情感之一。它可以使人如在天堂,亦可如墜地獄;可以令人如沐春風,亦可如淋了一場瓢潑大雨。
然而,好的愛情在經(jīng)歷過苦痛掙扎后,一定會還原到最初的溫潤、寧靜。它會給人以力量和溫暖,帶你穿越心靈的荒原,走向人生的春暖花開。
在讀到迪倫和崔斯坦不得不在荒原的盡頭分離時,我淚流滿面,悲傷到不能自已。而當讀到結局那句“嗨,你也在這里”時,仿佛心間所有跳動的音符都輕輕落了地,熱淚盈眶的同時伴隨著一個深深的呼吸。
當然,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絕不僅僅是愛情。它還通過女主人公迪倫在荒原上的經(jīng)歷影射了很多人生哲理,更是一個女孩的心靈成長史。
-2-
故事中的荒原像極了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
每個人的心間都有一方天地,在那里,物皆著我之色彩,我們看到的景象都是自己心像的映射。
荒原的天氣也會隨著我們的心情而改變,時而晴空萬里,如驟雨初霽,時而陰云密布,云涌風起。
在夜間或是陰暗的區(qū)域,會有惡魔出現(xiàn)。它們會吞噬人的靈魂,而后把他們也變成惡魔。
這不正是我們的心魔嗎?
人性中所有的欲望與痛苦,陰暗與惡毒,常常會向原本純潔的靈魂發(fā)動進攻。如若不及時醒悟、掙脫,靈魂就會被一點點吞噬,身體淪為一具空殼。
荒原上的陰暗,便是人性的陰暗。
而安全屋則是心靈的避風港灣。它代表的是我們的信念。
一個人的信念可以是目標和夢想,也可以是極致喜歡的事,亦或深愛的人。
有了信念,便可以免受心魔的撕扯與攻擊。
有了信念,才能積蓄力量,繼續(xù)前行。
有了信念,心靈才不會失了方向。
因此,穿越荒原的過程,其實就是心靈的救贖之路。
-3-
書中最打動我的,除了迪倫和崔斯坦的愛情之外,還有迪倫的心靈成長歷程。
最初進入荒原時,她羸弱而敏感,畏懼困難。在崔斯坦的幫助下,終于克服所有的恐懼,穿越了荒原。
那時的她,對崔斯坦是完全依賴的。她依賴于他的引導和保護,把所有的勇氣和希望都建立在他身上。
后來的她重返荒原,完全用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了萬千惡魔,翻了山蹚了河,走了很遠的路,終于與崔斯坦重逢。
如果說此時的她已經(jīng)勇氣可嘉,那么后來的她更是值得欽佩。
與崔斯坦重逢之后,為了能和他長久地在一起,也為了幫助他不再受命運的擺布,她鼓勵崔斯坦和她一起返回荒原的入口,嘗試回到人間。
這一路上,崔斯坦的內(nèi)心一直在徘徊猶豫,一直害怕承擔打破規(guī)則帶來的惡果。而迪倫則用自己的行動和愛鼓勵著他,并最終向他證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他們成功了,崔斯坦不再是一個沒有自我的、虛無縹緲的靈魂擺渡人,而是擁有了屬于他自己的身體,靈魂和愛情。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迪倫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
迪倫,因愛而成長,因愛而勇敢;崔斯坦則因愛而找回了丟失的自己;他們的故事也因愛而圓滿。
迪倫最終學會了自渡以及渡人,也學會了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選擇生命的道路。
不禁好奇,接下來他們的故事將如何繼續(xù)?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擺渡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