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其說是一種體驗,不如說是一種能力。我們的生命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歡愉與喜悅:游戲里的趣味感,愛情中的滿足感,工作上的成就感。但如果我們把這些體驗解剖來看,會驚訝的發現我們所謂不同的快樂本質上可以歸屬為愉悅感、心流或意義感中的一類。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體驗這三種形式快樂的能力大相徑庭,因而快樂這個字眼對于不同的人的有著不同的含義。
愉悅感(pleasure)
愉悅感是我們平常體驗得最多的一種,它就是最直接的快樂。比如吃到了美食,看到了美女,享受到了花天酒地所帶來的感覺。愉悅感是最容易獲取的快樂,但同時也存在幾個缺點:
體驗愉悅感的能力有50%來自遺傳。如果你的父母是不容易感受到愉悅的人,那么很有可能你也會成為不茍言笑的人。
在重復體驗下,有明顯的邊際效應。美食固然好吃,但天天吃也會乏味;美女固然賞心悅目,但長相廝守必定會審美疲勞。
隨著年歲的增長,愉悅感帶來的程度會逐漸減弱。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輕時的紙醉金迷會逐漸喪失吸引力。
心流(mind flow)
與愉悅感相反,心流是一種沉浸式體驗。在這整個過程中,你的精神異常專注,時間仿佛悄然停止。你已經忘記了自己身處的環境,全身心的沉浸于這一件事情本身。心流帶來的快樂是巨大的,相比愉悅感更為深刻,也更為持久。
幸運的是,心流也可以培養,秘訣是發掘你自身的優勢,然后投入到自己擅長的事情之中。
意義感(meaningful life)
意義感比前兩者更為難得的地方在于它不僅影響了你自己,也要影響到其他人。因此較高的門檻使得一個人終生體驗到意義感的次數屈指可數。很難斷言意義感一定要比前兩者更為高級,但意義感所帶來的快樂往往具有道德意味,也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