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個問題,師傅打開話匣子,而且還都是句句經典,對師傅堪稱經典的話我都必須做個筆記記錄一下,以供自己腦子不夠用時看看,悟悟…
師傅說:
不管什么酒,喝了都不能開車。因為所有的酒的主要成分它就是酒精,化學名稱叫乙醇,所以只要是被儀器檢查,檢查乙醇,你喝了肯定都會被檢查到,喝的多,檢查出來的多,喝的少,檢查出來少。所以喝酒不開車,就化學成分而言所有酒都是一樣的。但是,化學成分一樣的東西,不代表它們對人體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就像水,在10度時喝,跟把它加熱到40度的時候喝,它對人體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是說我們喝這個酒對身體好,那它就不是酒精了,它的化學成分依然是乙醇。它不一樣的是,就跟我上面說的,跟水一樣,同樣的分子式的水,它的能量狀態不一樣,它對人體的價值就不一樣。
對于酒精來講,不同的物質所發酵出來的酒精,它對人體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常見的白酒,高粱釀的,喝了會大腦興奮,上半身兒發熱,喝了發芽的大麥做的啤酒,冬天會渾身發冷,夏天會喝的涼快,而喝高粱酒,冬天會喝的上半身暖和,那夏天喝就會覺得燥熱。所以,同樣是酒精,不同的原材料,決定它的對人體的作用力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喝的這個酒,主要成分不是高粱,主要成分是山藥,葛根,姜,甘草,然后有少量高粱,還有大棗,葡萄,喝了之后就不會像高粱酒那樣,上半身兒熱下半身兒涼,胃不舒服。咱們這個酒喝了之后,是先從整個腰腹開始發熱,然后,向上向下逐漸熱起來,它是給整個身體補充能量的。這就是它跟高粱酒、啤酒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人整個身體是需要能量,而能量是需要同步的,如果某些地方的能量高,某些地方的能量低,那人體就要失衡,人體失衡的話,就會產生各種問題。
自古以來中醫講平衡,其實人體的平衡其實是兩部分。第一種平衡,就是指人體的氣血量要達到人體的正常需要量,氣血不足就是人體就虛了。當然人體正常的血量,也會因為高矮胖瘦不一樣。打個比方說,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正常需要的血量是4000毫升,如果他的血量只有3000毫升,這是不是就明顯的血少了?這是一種不平衡的狀態。第二種平衡,就是人的兩大系統的平衡,衛氣系統和營血系統。你比如說喝高粱酒,高粱它是陽熱性質,高粱酒會導致人衛氣系統的能量多余,如果沒有營血系統的能量補充,就會導致人體營血系統能量是欠缺,兩大系統的能量不平衡,人體就會失衡,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這兩種不同的失衡表現,比如說氣血虛的,整個人的能量狀態都是比較低的,這種虛就是典型的虛癥,就是營血系統和衛氣系統的都是虛的。再比如說營血系統能量低,衛氣系統能量狀態高,這兩種失衡狀態的很多癥狀可能是一樣的,比如都有可能會失眠,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心臟不舒服……所以我們一定要從整個失衡是失衡在哪里來入手解決,而不是簡單的從癥狀來解決問題。
那么我們經常提到氣血,氣跟血是怎樣一種關系。氣是能量,如果一個人能量不足,他的身體的生血能力自然就下降,所以說人身體寒就是能量不足,生血能力下降,血量自然會減少。那么能量的下降還會導致什么?想象一下:現在的氣溫越來越低了,再過兩個月之后,小河就要結冰了,水是不是就流緩或者說流不了了,人體的血液之河也是一樣的,當能量下降到一定程度,血液也就流緩或者流不動了(流緩,各種疾病問題,不動了問題可想而知)。
人體的健康是無形的能量(氣)所決定的,而且要平衡,才能保證整個身體的能量平衡。當然,再正常的人體也是稍微有點虛的,也不可能完全的跟人體的需要匹配,因為,即使當下這一刻,氣血剛好匹配了人體的正常需要,但是,在下一刻鐘你的消耗,我們不管在說話還是走路,甚至在睡覺不動的時候,氣血都是在消耗之中的。所以,再正常的人體氣血也會處在稍微不足的狀態。這就是人為什么要一天三餐,因為你早上吃的食物,經過三四個小時被身體給消耗了,到中午的時候還要補充,等到午飯被一個下午消耗完的時候,晚上又要補充,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吃飯,是因為要滿足身體對氣血的需要。
群友拋出一個問題:
如果補的能量超過每天的消耗,是不是可以達到長壽。
師傅說:
不會超過每天的消耗,人體它自己會調節的!如果能量超過人體的需要,人體也不會像氣球一樣,吹氣吹多了,“啪”爆了,人體是不會的。比如說:你吃的東西的這個空間,腸胃它是有一定容量的,不是你想的可以一直吃,一直進,這是其一。其二,人體它自身具有一個釋放,就是說你補的過了,它會向外釋放,好比喝熱水它會出汗一樣,如果不需要這么多熱的時候它就釋放出來了,所以,你看冬天喝熱水汗少,夏天喝熱水就會汗多,就這個道理,身體會自我調節。身體好的人,調節能力是正常的,身體不好了,調節能力會下降,有些人大夏天喝熱水都不出汗,有些人大冬天會半個腦袋嘩嘩的出汗……。
喝咱這個酒也是,喝個二兩你會發現身體就開始微微向外冒汗了,如果喝再多,出的汗也就會多一些。所以,每次也不需要喝那么多,二兩就能滿足一個成年人的需要。能量多了人就會醉,因為酒精在人體里能量釋放很快,而人頭部是最敏感的,熱量多了,就像把一個人丟到一個溫度很高的一個空間里,人是不是就暈暈乎乎的了?像我們在夏天,大太陽下曬的厲害了人會暈,也是同理。我們這個身體要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太熱太冷都承受不住,你看廣西巴馬長壽村的氣溫,一年四季的氣溫溫差都很小,基本上都在20度到30度之間,而溫差越大人體就越容易出問題。所以,四季如春的地方,人反容易長壽,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