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講了明蘭從一個小小庶女一路人生逆襲開掛,最終嫁入侯府成為一品誥命的故事。
本劇別開生面,濃墨重彩的描繪了北宋時期的宮斗宅斗。明蘭也是一步步在深宅大院中成長起來。
在劇中,明蘭一共有兩個好閨蜜。
一是遇事就只會哭哭啼啼的余嫣然
第二個便是明蘭出嫁以后認識的閨蜜英國公女兒張桂芬
在張大娘子生產之際,明蘭霸氣相救,兩人也因此結下了深厚的情意。
在后期,顧廷燁得罪官家,明蘭想要面見皇后娘娘為夫申冤,可是遞了好幾次拜帖都被拒絕了,最后也是扮成了張大娘子的丫鬟才能面見皇后娘娘。
可是為什么明蘭進宮需要遞拜帖,而好閨蜜進宮就不需要呢?
原因是身份不同。
由于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子身份的尊貴也是與夫家和自家的身份直接掛鉤的。
按唐制:郡王與國公并為從一品。自隋唐至元明,基本不變。有許多名臣都被授予國公的爵位。
并且爵位的排名:公,侯,伯,子,男
張桂芬父親是英國公,丈夫的國舅又是開國將軍。
明蘭娘家雖然父親哥哥都在朝為官,但官階不高。華蘭墨蘭嫁的是伯爵府,明蘭是侯爵府。所以說劇中說三姐妹,明蘭嫁的最好。
雖然在知否中并沒有明確提名英國公的具體封號,但在劇中的形象是武將將軍,側面也看出來英國公可能是屬于開朝將軍一類,位高權重。再加上,女兒嫁的是皇后的弟弟沈國舅,自然身份高貴。
顧家雖世襲爵位,但顧廷燁上一輩的顧家已經開始勢氣衰落,顧廷燁屬于后起之秀,建功立業再襲爵,屬于新爵,娶了明蘭,不說明蘭只是庶女,因為她是頂著嫡女頭銜出嫁的,但盛家只是五品,所以兩位乍一看身份還真差不多,但細細一比較,張大娘子的身份要更為高貴一些。
再加上劇中的沈皇后的形象屬賢妻良母掛,也疼愛自己的弟弟,對弟妹更是感恩戴德。張大娘子又是自己的新弟妹,兩人的關系也是更加親切一些。
所以明蘭要見宮里的人需要遞拜帖,還要看管家愿不愿意見。但張大娘子就可以隨意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