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志愿項目的記錄
寫在前面:一段異國志愿旅程就這樣結束了,如果想要把這段記憶留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記錄下來。不如跟著我們的引導,回憶和總結這一段不尋常的經歷。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你的分享,因為它將給以后的志愿者幫助和啟發。
記錄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為你可以為大家提供的一些干貨分享;第三部分為你在海外志愿者項目中的精彩體驗。
請把分享的照片原圖命名后,一并發給你本地分會。再次感謝你的分享~
基本信息
üEP姓名:陶偉哲
üGIS(EP) ID:933738
üEP分會:AIESECin TFSU
üEP學校:天津外國語大學
üTN國家:摩爾多瓦
üTN分會:AIESECinCHISINAU
üTN項目名稱:UpGreat
üTN起止時間:20.JUL.2015-31.Aug.2015
Opportunity(TN) ID:726372
ü是否愿意將自己的信息作為AIESEC showcasing材料:是
干貨分享
2簽證
ü辦簽方式(例:面簽遞交材料、淘寶、落地簽等):電子簽
ü辦簽地點(例:北京,廣州,X國駐中國大使館等):官網
ü簽證類型(例:商務簽、旅游簽、工作簽):旅游-文化簽
ü出簽時長:一天
ü簽證費用:80Euro
ü簽證材料(例:照片、大使館表格、健康證明等):
邀請信,邀請信,邀請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張類似于申根簽的的申請表(但不是申根)、醫保、存款證明、機票、住宿證明
ü辦簽流程:
摩爾多瓦允許中國公民網上申請短期停留電子簽證。
申請網址:https://www.evisa.gov.md/(需要翻墻)
申請電子簽證必備材料:
1.護照主頁
2.邀請函掃描件
3.機票電子行程單
4.住宿預訂(host或者apartment地址即可)
5.保險(AIESEC購買的保險即可)
6.證明出境目的的文件(Student Acceptance Note即可)
7.對方的確認書,stamp和signature(讓TN給發就好了)
8.存款單的掃描件(銀行流水,大概有一萬就好)
9.
步驟:
1.進入申請網址
2.用邀請函上的編號申請
3.完善自己的資料、上交以上的申請材料(按照要求的格式就好)
4.最后是繳費(80歐,用visa卡繳費)
5.基本上兩天以內出簽
ü你想要分享的辦簽訣竅:
首先是簽這種小國家完全不用走中介,他們跟你說要辦十天,然而我網上提交完材料后第二天就拿到簽證了。
其次是去摩爾多瓦如果不是圖護照上那一張漂亮的簽證頁,最好辦電子簽。摩爾多瓦在北京有大使館,但是他們只收原版的邀請信,掃描的打印的都不行,而摩爾多瓦他們一般都只給你發電子版的邀請信,要再等他們空郵原件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了...
還有80歐元要網上繳費,VISA卡可以交費。
2出發前物品清單
ü必備物品清單:
床單被子枕頭毛巾,充電寶,電腦,充電器轉換插頭,洗漱用品,墨鏡
ü覺得帶的最實用的物品(3項):一大堆中國小禮物,小包裝的吃的
ü覺得后悔沒有帶的物品(3項):花露水,中國白酒
2當地的基本情況
ü物價
平均每日食物費用:150lei=50CYN
服裝價格:我自己帶衣服了啊
ü飲食
當地飲食口味如何(例:正常、偏辣、偏咸等):正常
ü氣候
氣溫:28-30°C
晴天雨天比例:就有一天雨
日常衣著:短褲短袖
需要帶的衣服:晚上有時涼,長袖外套還是要備一件
ü交通
公交價格:3lei=1CYN
每周平均交通費用:60lei=20CYN
有無其他便宜方便的交通方式:這已經是最便宜的了
ü英語普及率
當地人中有百分之多少能講英語:年輕人80%會,中老年人20%會
2想要分享的Tips
ü在景點,餐館,生活竅門等方面想分享的Tips:
有一部分景點帶學生證可以打折,不過不多而且票價本來就不貴...
Aiesec在當地吃快餐廳Star Kebab有優惠券,基本免費,但別第一次就吃太多,因為之后的四周幾乎隔一天就要吃一次...
要自己帶床單,我們去之前對方也提醒過了,因為他們給提供的就是一張床墊而已。
你的體驗:
請用文字記錄下這段旅程,可以是你選擇GCDP的初衷和出發前對這段旅程的期許、也可以是你在當地的生活和遇到的人們、還可以是分享你在當地做的項目和文化交流活動的內容、說說你的志愿工作對當地社會、當地青年人、當地AIESEC成員及參與項目的志愿者帶來的影響,歡迎你分享這次經歷給你自身帶來的感受和改變,字數不限。
上學期是我到天外的第一個學期,本來剛入學我是對我的暑假沒什么計劃的,但是看到天外Aiesec社團在宣傳暑期海外志愿者,頭腦一熱我就報名了,沒有想到也正是我的一時決定竟然帶給了我有史以來最有趣也最有意義的一個假期。
因為是要到國外去做志愿者,所以這件事我在決定了之后很早就開始準備了,四月底的時候我就通過Facebook鎖定了一個項目upgreat,項目內容是去摩爾多瓦教18-22歲的當地學生英語。正好我英語還可以,去教英語還能提高我英語水平,再加上這個摩爾多瓦雖然我從來沒聽說過,但好歹是個歐洲國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哈哈,于是就去申請了。面試了兩次都是英文的,好在我都順利通過了,后來到了摩爾多瓦之后才發現他們面試了十幾個中國人就要了我一個,容我沾沾自喜一下。在去摩爾多瓦之前的前期準備也是蠻艱難的,因為這個國家太小了...根本就沒有中介幫忙辦簽證,我就只好上他們的官網、跑大使館自己去忙活簽證,因為他們邀請信給的特別晚(7月25號我記得),所以到最后我是7月20號的飛機15號晚上才拿到的簽證,直到20號上午到了機場安檢我都還覺得好不真實。
UpGreat項目
基于來之前邀請信什么的各種拖延我特別擔心這個項目很水,然而到了之后當地的Aiesec簡直熱情到出乎我意料,我來的第一天就是游戲之夜,當地的小伙伴們不管是不是負責我們這個項目的都來了,大家二十多號人一起玩UNO打牌聊天到凌晨才結束,來的第一個晚上就這么熱鬧讓我感覺一下子就覺得融入了進去。我參與的這個志愿者活動并不是很大型的,參加的國際志愿者一共就只有四個,除去我以外剩下三個分別是來自烏克蘭、巴基斯坦跟突尼斯的,不過正因為我們這個團隊人少,才讓我們幾個變得更加親密。
這個志愿者項目是在當地大學ASEM內授課,每周教三次,每次兩小時,這個工作量看著其實并不是很大,但卻有不小的難度,因為我們是四個人分開單獨授課的,每個人都得帶將近二十個成年學生的班,不提供一些有意思或者有深度的話題每節課來一起討論就很容易冷場。好在我們的項目負責人Natalia和Slavic會在我們上課先先來看看我們的計劃,并且有時會給我們提供一些改進方案,告訴我們一些授課技巧。
每次足足兩個小時的課程給了我足夠的展示與設計時間,最開始我在我的課程里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主要是用英文向他們講授傳統文化跟中國的習俗與現狀,雖然他們都已經是成人了但還是有一些人會在課上很安靜害羞不敢發言,所以我就在之后他們漸漸熟悉起來之后組織他們進行辯論,或者做一些有趣的課堂游戲,最后幾節課我還帶他們到室外學校的大草坪上上課,玩一些貼人啊木頭人之類的傳統游戲,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到最后我跟這些學生們混得比當地負責我們項目的Aiesec工作人員還熟。比較讓我感到驕傲的就是我改變了我所有外國朋友們對中國人的看法,他們之前一直覺得中國人害羞靦腆不太合群,但我卻讓他們知道了中國人其實是這么有趣又開朗的。來自巴基斯坦的Ali跟我在同一個項目里做老師,巴基斯坦作為中國的好鄰居,他自然認識很多中國人,但他卻說我是他見過的最特別最有趣的中國人。我的一個學生Cristi最開始特別害羞上課總是做到角落里,我是看著他在我的引導下一點點變得開朗,在這個班上交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在最后一節課結束后他跑來跟我說“Jiaming,最開始時我知道我們的老師是個中國人時我覺得一定會很無聊,都不想來上課,可是你的課讓我改變了這個看法,you are the best teacher I ever met.”我在來之前可從來沒想過,像我一個之前完全沒有教學經驗的人卻在這兒成了best teacher,還改變了這個比我還大的男孩這么多。不要說我的學生了,我感覺經過了這個暑假我自己也改變了好多,的確我之前也屬于開朗型,但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站到講臺上講課,帶著那么多跟我一樣大的學生們一起去思考,去討論。之前我只是生活在一個小世界里,到了摩爾多瓦,除了認識了將近一百多個當地的小伙伴,當地Aiesec還給了我機會跟包括烏克蘭、羅馬尼亞、德國、法國、巴基斯坦、突尼斯、秘魯等國際青年成為伙伴,通過跟他們交流我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明白了我還有很多方面像宗教、哲學啊的儲備需要提升,最后一天的結營式上,當他們讓我上臺發表個五分鐘的即興感想時,我站到臺上滔滔不絕的講了快十分鐘,因為真的是感觸太多了,這一個月的志愿者活動真的給了我太多。
關于當地體驗
在我來之間我很朋友說我要去摩爾多瓦當志愿者,他們都問我這是非洲的哪個國家啊,我在這里再重申一下,摩爾多瓦是東歐的國家...在羅馬尼亞跟烏克蘭之間,好吧我承認這個國家真的沒什么人知道,就連我在北京辦登機牌時機場的工作人員都看了我的電子簽半天又去打電話核實才給我放行。摩爾多瓦的確是一個很年輕的國家,1991年才獨立,著名景點也沒有很多,但這里的環境跟人都超級好!我們的項目在基希訥烏,摩爾多瓦首都,整個市里有很多公園,而且不管是在公園里還是在街道上樹都超級多,就跟在森林里一樣!作為一個從小在北京生活吸著霾長大的孩子來到這里真的是太幸福了!
這兒大部分人說羅馬尼亞語,也有部分說俄語。貨幣用的是摩爾多瓦列依(英文是lei),東西跟歐洲其他國家比簡直便宜的不行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這兒很好的購物中心Astrium的露天餐廳上吃一頓很好的土耳其餐只要花80lei,折合人民幣連30塊都不到,吃貨的天堂。交通的話這里沒有地鐵,主要是公交或者出租車,公交一次3lei,出租隨便坐到哪里都30lei。
這兒當地的人都熱情的不行,尤其是我們的學生,除去上課時間下課他們也經常約我們,所以基本上平時沒課的時候我們幾個志愿者把這里玩了個遍。其中一個學生Victor知道我是中國人后還非要跟我打乒乓球,切磋切磋,真的好可愛,不過他打的也的確不錯。學生們都是只要家里空著就請我們過去玩,在Vika家我們嘗到了她手工制作的藍莓布朗尼,幾個人聊了一晚上天第二天扒著窗戶看初升的太陽;在Vlad家我們買來玉米粒自己蹦爆米花沾著鹽吃,配上家釀櫻桃汁簡直完美;Ana是學生里關系跟我最好的,她請我們去她森林里的家露營,我們喝酒烤肉、在森林里爬樹,玩累了就坐在玉米地里掰一顆玉米下來直接吃,晚上一起做當地傳統食物Mamaliga,圍著篝火跳舞,天黑了一大群人一溜兒躺在草地上看滿天的繁星,每當有流星劃過時我們就尖叫擁抱,那一刻我真的是希望時間永遠靜止不要流逝。我也是真的沒想過能和當地的人結交那么深厚的友情,Ana在最后一周真是舍不得我們離開,直接從她家搬到我們公寓和我們一起住了,說是這樣就可以每天都陪著我們了,真是感動的不行,她平時是做新聞行業的,整個我們上課和在摩爾多瓦的時間,她一邊當我們的學生,一遍又拿著攝像機記錄我們生活的點滴,在我們這和項目結束各自回國之后她已經做好了一期節目,當看到我們幾個的臉,我們的那些難忘的回憶出現在網絡上的時候我們幾個志愿者都感動的快要哭出來了。跟他們這些外國人的交流給了我更加直爽的性格,并且真的是讓我明白了有的時候語言與國籍并不是交流的障礙,我們幾個都不是來自英語是母語的國家,卻能敞開心扉無所不談,并且共同約定來年再見,我在最后的即興演講上也跟他們說過,我并沒有信仰的宗教,但我相信命運,或許我認為是我一時興起就來到了摩爾多瓦,但或許就是命運使然,只要我們有緣分,在哪里認識到的人就不可能是這輩子只見一面的人,這個暑假過去了,我們下個暑假再見。
一個月的志愿者實踐發生的事情卻比我去年一年的都多,這段記憶也夠我回憶今年一整年,就像我們項目經理對我說的話:Exchange isn't a month in your life, it's a life in a month.
2最后請為我們提供10張左右你的精彩照片,可以是志愿工作內容介紹或你在當地參與的文化交流活動,請把原圖一起打包發給你的本地分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