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發現一個觀點。我們經常聽父母訴說孩子的所有的問題,大部分都是該睡覺時候不睡覺,不寫作業、又愛鬧了,早上叫起床都叫不起來了,最后歸類完了是不是就這些問題。然后我想問你一個觀點你有沒有發現,一個遇到問題的人,只因為是你在這件事情上專業度不夠。
? 比如說我現在讓你站在這講課,你會不會覺得有很多問題,你會覺得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好,會有很多問題,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對講課的這件事情沒有專業度,對不對。你們有沒有養過花,你們發現有些人養花養的特別鮮亮開得特別好,可是有些人就養不好,對不對。你會發現你養不好的時候是那個花有問題還是你有問題,這個好難承認呀,然后你就說這個花為什么在我家不活,對不對,有同感嗎,那么我們內在需要有一個承認。
? ? ? 還有就是我告訴大家一個觀點,就是在坐父母要成為榜樣。孩子只可能成為三種樣子,第一種樣子是你相信的樣子,在教之有方父母孵化營52節課里有一節課專門講相信你的孩子未來會成為什么樣子。只能是三種樣子,第一種是你相信的樣子,你相信你的孩子未來會成為什么樣子你的孩子未來就是什么樣的,但是我們大部分的媽媽沒有這個力量,更大的力量是恐懼,恐懼他未來的不夠好,恐懼他未來考不上大學,每一天都活在這種恐懼和焦慮里面,沒有相信。
? ? 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力量是,如若你對待你的孩子,你想讓他更好,你需要成為榜樣,你需要擁有榜樣的力量和能力,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變好。在榜樣的力量里面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如果你不是優秀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叫優秀的,對嗎?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未來是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幸福,快樂,感恩,有這樣期許的請舉手,希不希望未來你的孩子是在他里面各個方面是自由的,幸福而感恩?可是你有想過嗎,今天我們首先要反觀自己,我們要做到今天我們內在是自由的,釋放的,感恩的,幸福的。讓他覺得我的爸爸媽媽好棒,我的爸爸媽媽很幸福。我們有做到嗎。我告訴你一個定律,這是相輔相成的因果關系,如果你沒有做到后者你今天是孩子的榜樣和標準,未來它一定絕對確定不可能成為讓您完全放心的孩子。
? ? 你可能說這個老師怎么說的這么絕對,因為這已經成為定律,不是我說的,是多層次的心理學家、人類社會學、跟蹤學家跟蹤出來的結果。你會想一下,我們今天怎么能夠讓我們的孩子真的開始覺得我們是不一樣的,這個時代,不缺孩子的教育,你發現嗎,可是卻沒有一個老師站在你面前跟你說你需要學習,同意嗎?在我之前有沒有人跟你說你要學習,你要專業系統的學習當媽媽當爸爸,這是一個科學的技術活,你聽過這個言論嗎?不管你有沒有聽到,我要今天站在這里,這一次的見面要告訴你,爸爸媽媽如若你不去接受學習這件事情,你不去學習科學的,應用這高層次的想法來教育你的孩子,那你的孩子就算是成績很好,能不能收獲到她的幸福人生。
未來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子,今天我們要先努力成為什么樣子。
教育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良好的關系最重要。
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前一段時間我看到一個報道,這個報道是一個男孩,他非常優秀,非常卓越他從美國的哈佛大學畢業,而且是雙博士學位,你覺得他的媽媽爸爸教導他成功嗎?你們覺得成功,可是接下來的事情發生了,他登了一段報紙,他恨他的爸爸媽媽,恨他們小時候的各種教育方式,登報聲明要跟他的爸爸媽媽斷絕關系,你覺得他們教育的成功嗎?
? ? 你知道當我的老師開始做父母課堂的時候,我她身邊專業的很多位講師告訴她說,鈞嵐你千萬不要做這個領域,因為你只要做這個領域就開始進入了得罪人,想讓家長說孩子有什么問題,他可以說一天,如果想讓他承認自己有問題,這個太難,有同感嗎?那你覺得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到底是哪里的問題,然后我們也很難說是我的問題,反正是家長的問題、大家的問題,對吧?
? ? 事實上,你的孩子出現的各種狀況,不是你的問題,不是你對孩子的愛有問題,我們都很愛我們的孩子對不對,我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是有了孩子以后遇到很多狀況才開始研究怎么能把我的孩子撫養好,怎樣才能把他教育好。那我們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你認同嗎?坐在這里的爸爸媽媽一定很愛孩子,不然你不會那么多事情不做到這里來對嗎?
但是,你們有的時候方法真的正確嗎,會計做一本賬如果他方法不正確他永遠也做不清,你信不信?我們的孩子,養育這個孩子要比當會計師、當律師、當這個社會上任何一個高難度職業都要難,你認同嗎?這個需要你大量的學習,可是我們每一天希望的是什么,我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對不對?我們希望孩子考高成績。可是在我的老師的課程里面,她有52課,專業育兒課,非常專業,那是通過孩子的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成人心理學,原生家庭所帶給人的心理狀況所產生的52節課。里面有一節課是這樣講的,如若你不成為榜樣你不要要求孩子,我們有的時候是不是很想要求孩子,有沒有要求他聽話,如果家長還沒有放下手機不聽話,那你又為什么要求孩子聽話去寫作業呢。
所以這是一個平衡的事情,這是一件多復雜的事情,樊登在他的讀書會里讀過一本書叫《復雜》,有一段話是這么說的,我們中國人把非常非常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了,這件事情就是教育孩子,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所有的家長教育孩子就一個標準,考高分就是第一個標準,聽話第二個標準,第三個標準考好初中考、好高中、好大學,一定要考上那幾個名列前茅的大學為成功。
事實上,孩子千變萬化,你們坐在這里看看對方一樣嗎,跟你一樣嗎,不一樣,可是為什么要拿一套標準來教育所有的孩子,你有沒有發現這是有問題的,而我們怎么來讓自己更有科學技能的教育孩子。現在讓你去想一套想法,你能做到嗎,讓你想一套教育孩子對的想法,你現在能不能做到,不能啊。如果有一個人愿意每一天陪伴你、監督你、去向著對的方向走的時候,你覺得你能不能做到,如果我今天告訴你一個對的方法,然后每天監督著你這樣去做,做一個月下來,你的生命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你覺得你能不能做到,能是不是。所以呢,我們說教育這么強烈的技術活,需要專業的教導,教導誰不是教導別人是教導你,那如果說你學會了怎么去教育孩子,我再想問你一件事情,教育里面有沒有相處,跟孩子相處要不要技術,這是真的技術活,可是我們很多人都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