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云筆記產品比較火。也有朋友問我選哪個云筆記更好或者是你用的印象筆記到底哪兒好之類的,在此提供一些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
正確使用印象筆記(evernote 中文版)
Evernote是老牌云筆記服務商了,服務踏實,功能好。為中國用戶單獨提供了中文版服務——印象筆記。
印象筆記最怕的是“用錯”——印象筆記的產品理念是第二記憶。也就是說,是你隨身攜帶幫助你隨時采集記錄身邊發生的事情,以及隨時查找所需的資料。簡單來說,印象筆記就是做了“記住”和“想起”這兩個功能。
正因此,正確的使用印象筆記,就是迅速搜集、盡快整理、歸檔處理過的信息、定期將不常用的資料移走,只保留常用信息。
印象筆記有幾個特點:重信息、輕排版;重標簽,重搜索,輕分類;重同步、重搜索。
重信息、輕排版:印象筆記只提供了比較基礎的排版編輯器,可以進行查找、篩選排重、列表、表格、待辦記事、演示等等功能。對于表格的處理比較爛,且與office的格式不兼容,這兩點是需要注意的。但要注意的是輕排版并不是輕視排版,而是促使用戶把精力放在內容吸收上,正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并不是技術上做不到,而是基于產品邏輯的戰略性放棄。
重標簽,重搜索,輕分類:印象筆記的分類只有筆記本組、筆記本兩級,且最多建立250個筆記本。所有的信息保持在較淺層次,是相對扁平的結構。很多人剛使用時會很不適應,特別是習慣了WIN系統下一層一層又一層的文件夾的用戶們。但印象筆記的標簽體系很給力,支持多級,且可建立10000個。之所以這樣做,我分析一方面是淺化信息存儲,為了讓用戶保持對信息的關注;另一方面,標簽的豐富性可以進行知識架構梳理、也便于集合眾多不同分類資料進行主題研究。至于印象筆記強大的全文搜索功能,請自行體會。
重同步、重搜索:印象筆記重視同步不僅表現在數據同步的安全性、穩定性方面。在不同平臺上,印象筆記的表現都較之其他云筆記出色。無論是手機、平板、PC客戶端、WEB上的使用都十分順暢。這里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家軟件商遇到的跨平臺問題都是很多的,不要苛求比如特殊符號處理、所有筆記在手機APP中離線存儲等功能。畢竟最關鍵的是內容本身。
付費與免費區別:我個人總結就兩條關鍵的大區別。其一,付費用戶每月上傳空間1G,實際上如果是以存儲文字為主,一個月免費60M足矣;其二,歷史筆記的查看、找回,這個比較實用,免費用戶可以通過聯系官方客服申請在1-3天內獲得一個7天的VIP試用,自行找回。這個我自己試過,如果特別緊急,等不了3天比較麻煩。不過使用印象筆記推薦3個好友使用印象筆記是可以獲得30印象分的,可以兌換3個月的VIP,建議把這個分提前賺好,在出現緊急筆記問題時使用。基本也算搞定了。另外印象筆記官方的活動挺多的,搞搞印象分存著就是了。以上建議適合隨便用用的朋友。如果把印象筆記當成主要的數據存儲工具或存儲重要數據的話,那就辦個VIP吧,客服響應也快一些(1天)。
對于中文版(印象筆記)與國際版(Evernote)的選擇:國際版的同步服務器在國外,這幾年來一直存在同步較慢、有時幾小時甚至幾天連不上的情況,我問過官方,目前并沒有提供hosts的打算。在發布印象筆記的時候,很多國際版的朋友都把自己的筆記導出轉到中文版來了。
堅持使用國際板的原因:無外乎VIP沒過期啦,怕在國內存數據都沒老外那安全啦什么的。我個人是國際版、中文版一起用的,以中文版為主。據我看,直接使用中文版(印象筆記)即可,插件也比較豐富。插件這個不多說,自己去研究,官網都有介紹的,官方的比如印象圈點,第三方的比如支持代碼的馬克飛象(收費了),都是不錯的工具。
導入與導出:印象筆記最好定期(比如每月一次)進行導出備份。導出的時候最佳方法是按筆記本導出,建立文件夾以筆記本組名稱命名并放置對應的筆記本。導入的時候也一個筆記本一個筆記本的導入。如果把全部筆記或某個筆記本組導出成一個文件時,導入時資料會變成在同一個筆記本內。比較麻煩。
我經常強調,不要把印象筆記當成知識管理軟件用,也別當成時間管理軟件用。不是說印象筆記無法完成這兩項功能。關鍵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叫有效的知識管理、時間管理。這個話題大了,在此不談,有需要的看書吧。誠心建議先按前文弄清楚印象筆記從產品邏輯上是怎么想的,才能做出既符合產品設計初衷,又有創造性的使用方法。不按產品設計初衷去理解,天天喊“你為啥排版不給增加XXXX啊,你為啥不服務于用戶啊,我們這么多人(他一個)想用你怎么不知道滿足一下呢,再不加這個功能我換為知筆記了(他還是免費用戶)”,那是不現實的。這些我都是遇到過的。
☆★☆★☆★☆★☆★☆★☆★☆★☆★☆★☆★☆★☆★☆★☆★☆★☆★☆★☆★☆
說到這里,對印象筆記的介紹基本結束了。介紹一下其他幾家湊合可用的云筆記開發商:
有道云筆記
產品功能角度來說,有道基本是直接抄襲Evernote的。基本Evernote的功能在有道云筆記都可見,外加上支持對Evernote文件直接導入,同步速度快,實在是抄襲的很無敵。看采訪中有道云筆記打算兩年內把印象筆記80%的付費功能做成免費,用戶基本要喜極而泣了。
值得一提的是流量分配上,Evernote采用的是每月60M上傳流量,有道云筆記采用的是一共給你多少G,做完163郵箱活動,差不多能得5G左右,如果花心思再攢點新用戶推廣什么的,免費的基本可以掛到10G,我在論壇看到那些一直關注的基本都掛到20G了。每天手機端簽到,WEB或PC客戶端掛機,都送容量。
盈利模式上,Evernote針對會員收費,有道云筆記做的是企業用戶。我特意提到這個是因為從此可以推知,有道云筆記對普通用戶功能提供比較“慷慨”的原因是普通用戶不是他們賺錢的點,卻是他們最好的小白鼠。所以,基本不用擔心早期免費的功能后期突然收費。
好,該說產品缺點了。有道云筆記畢竟缺少印象筆記多年沉淀,目前產品的BUG比較多。比如,PC客戶端和APP的代碼兼容性差、歷史筆記難用、待辦記事不同平臺同步不過來什么的……這是我去年底左右測試的結果,現在不知道改了多少。用戶體驗反正就是差、差、差!不說遠的,筆記中對一個鏈接上右鍵單擊,Evernote彈出菜單只有“編輯”、“刪除”,至于有道云筆記的你點開試試,真是——嚎,畢格爾!這么大的菜單想編輯或者刪除鏈接絕對得找上一會兒。這說明云筆記的產品沒有對功能使用率進行思考。符合國內“能上先上,上去再改,不行再撤”的一貫硬派產品風格……
再講點有道云筆記特別的功能,待辦記事也可以設每一項的鬧鐘,對熱衷時間管理的人士友好些;此外,表格功能也增強不少,至于Evernote表格用過的都知道,整個一未語淚先流,想要對比PK的我和你說完全甭惦記。就舉著兩條,更多的自己研究。
活動方面,有道云筆記的論壇基本死了,也不存在印象筆記賺印象分這樣類似的活動。好在人家80%印象筆記收費功能都免費提供,容量也基本夠用,就這樣吧。
為知筆記
為知筆記就是以前那個網文快捕。抓取網頁是強項。官方宣傳上,一直講為知筆記是知識管理工
具。不少弄不清楚印象筆記產品邏輯的人都投奔為知筆記去了,因為為知筆記給他們提供了大空間,多級分類,以及把本地文件納入為知筆記同時進行管理的新模
式。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做本地的PKM,可以考慮為知筆記。但請不要說是Eernote不好用。只不過兩款筆記的產品定位不同罷了。具體使用方面可以參考
善用佳軟的軟文們。
又到了開黑時間了,為知筆記的編輯器爛,移動端基本不能用。使用感受談不上順暢。如果你安裝了兩次客戶端,又卸了兩次,就再別考慮了。本地PKM完全可以考慮everything+文件夾整理解決,最多+TC。都是善用佳軟提過的,自己看吧。
活動方面,為知筆記目前還在搶用戶階段,所以只要推廣新用戶,積分大大的給。積分可以換VIP。如果確定使用為知筆記,可以多推薦一些好友試用體驗來換取積分(注意,不是“騙”取)。
注意:云筆記均使用了特殊格式存儲,以通用查看器可見的格式(網頁版/chm等)導出時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丟失。需要慎重。
最后,Evernote的公司愿景是“做百年公司”,這是最打動我的地方。真心關注數據的人才會想到這么深遠——給用戶提供一輩子都無需遷移的筆記工具。這情懷,嘖嘖。國內軟件商逐利心迫切,談笑間砍一條兩條產品線都不算事兒。十年后咱們來看看有道云筆記、為知筆記還在不在吧。
文章作者:赫然
本文地址:http://heran.me/software/how-to-correctly-use-evernote/
版權所有 ? 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