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
要說當下中國的商界,河南許昌的胖東來怕是一個唯一的傳奇。胖東來不靠延長營業時間等這些常規手段去提高經營利潤,反而以員工一年近150天的休假和比其它企業高得離譜的收入而名聞商界,更反常的一項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那就是如果你想去胖東來的超市逛逛,對不起,你得提前預約!在胖東來面前,顧客就是上帝這一句商界鐵律居然失效了!真真奇怪。
我有一個師弟在山西忻州工作,他是有仁心愛心那種人,在當地組織了一個樊登讀書會,他對當下社會的各種現象一直比較關注。山西是晉商發源地,他可能是刷視頻看到了胖東來,于是好多次在微信上問我真實的情況。雖然平頂山和許昌相距100公里不到,而且我也途經許昌多次,我身邊的好多朋友也都專門開車去親身感受膠東來的氛圍,但我近來因為家事和身體的原因,一直沒有去許昌親自進行現場感受,因此,也就談不上對胖東來有什么切身的感受。
昨天是術后回家的第三天,一個人坐在茶桌前看《史記》。繼續術前看的那篇《平準書第八》,里面關于卜式的記載,讓我把胖東來和卜式聯系了起來,仔細閱讀之后,我更堅定了這樣一個信念,那就是胖東來現象其實根本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他其實就是中華民族一直流傳的共同富裕文化這一血脈在當代商界的再次強勁噴發而已。
二
? ? ? ??先看看《史記》上相關記載。
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親死,式有少弟,弟壯,式脫身出分,獨取畜羊百馀,田宅財物盡予弟。式入山牧十馀歲,羊致千馀頭,買田宅。而其弟盡破其業,式輒復分予弟者數矣。是時漢方數使將擊匈奴,卜式上書,愿輸家之半縣官助邊。天子使使問式:“欲官乎?”式日:“臣少牧,不習仕官,不愿也。”使問日:“家豈有冤,欲言事乎?”式日:“臣生與人無分爭,式邑人貧者貸之,不善者教順之,所居人皆從式,式何故見冤于人!無所欲言也。”使者曰:“茍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于邊,有財者宜輸委,如此 而匈奴可滅也。”使者具其言入以聞。天子以語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軌之臣,不可以為化而亂法,愿陛下勿許。”
于是上久不報式,數歲,乃罷去。式歸,復田牧。歲馀,會軍數出,渾邪王等降,縣官費眾,倉府空。其明年,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贍。卜式持錢二十萬予河南守,以給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貧人者籍,天子見卜式名,識之,曰:”是固前而欲輸其家半助邊。”乃賜式外徭四百人,式又盡復予縣官。是時富豪皆爭匿財,唯式尤欲輸之助費。天子于是以式終長者,故尊顯以風百姓。
初,式不愿為郎,上曰:“吾有羊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為郎,布衣屩而牧。歲馀,羊肥息。上過,見其羊,善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也。以時起居,惡者輒斥之,毋令敗群。”上以式為奇,拜為緱氏令試之,緱氏便之。遷為成皋令,將漕最。上以為式樸忠,拜為齊王太傅。
……
齊相卜式上書曰:“臣聞主憂臣辱。南越反,臣愿父子與齊習船者往死之。”天子下詔曰:“卜式雖躬耕牧,不以為利,有馀輒助縣官之用。今天下不幸有急,而式奮愿父子死之,雖未戰,可謂義形于內。賜關內侯,金六十斤,田十頃。”布告天下,天下莫應。列侯以百數,皆莫求從軍擊羌、越。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乃拜式為御史大夫。
式既在位,見郡國多不便縣官作鹽鐵,鐵器苦惡,賈貴,或強令民賣買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貴,乃因孔僅言船算事。上由是不悅卜式。
……
以上是司馬遷以史學家清醒、客觀的筆觸為今天的我們展示的漢武帝時期那個經營奇才卜式的形象,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卜式有幾個鮮明特點。一是特別有經營能力,靠一人養羊而迅速致富;二是他具有儒家倡導的“達則兼濟天下”之心;三是他善于進行理論提升,他把養羊與治理天下統一起來的觀點,與許由的那種從養馬而論治天下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 ? ? ? 把胖東來老板于東來的行為和卜式比較一下,我們當然可以看出于東來的做法其實就是卜式做法在現今社會的延續和發展。所不同的只是胖東來的做法要比卜式的做法規模更大效率更高,畢竟,于東來是處于交通、信息、資源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于東來所能使用的資源要比卜式不知高多少倍。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都是儒家“達則兼濟天下”思想的親身實踐者,而這種散財濟世的人,無論中國還是外國,無論古代還是當代,其實一直都沒有斷過,而于東來,就是我們當代的一個鮮明代表。
三
從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商人致富的一個竅門,其實就是盡可能多地榨取工人創造的價值從而使自己的財富快速增長。而商人對自己獲取的那些財富的處理態度和辦法,就是商人人性高下的一個唯一判據。把所有財富全部用于自己或自已的家人、家庭,這是最低的一等,無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把這種人稱為“吸血鬼”,他們往往在革命的過程中被施以極刑。還有一種是把一部分財富用于保證工人的生活與生存必須,這體現出了財富占有者對財富創造者僅存的一點憐憫之心。再一種就是財富所有者把工人創造財富的大部分又返還給工人,就如于東來所做。于東來說,他把利潤的95%都給了員工和管理層,這就是他獲得員工和社會認可的根本原因。
那么,于東來的做法能不能全面推行?
卜式第一次要把家產之半捐給國家時,丞相公孫弘給漢武帝說了一句“
“此非人情。不軌之臣,不可以為化而亂法,愿陛下勿許。”? 在公孫弘這個國家的最高管理人員看來,這種行為并不是人性中本來的行為,卜式肯定有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不但他本人不信,也勸漢武帝別信。可見,讓普通的勞動者富足的做法,好多當權者和既得利益者并不人人贊同,這是卜式、于東來他們的做法不能普遍推行的最大阻力。
于東來曾說過一句很”悲壯“的話:我死之后,大家該分的分該散的散。可見,于東來對于他死后的事沒有一個完整的、長期的制度安排,他的做法盡管有點佛系,但也確實是個體有限生命面對無限將來的無奈選擇,這個問題,估計還得靠國家機器層面來用更廣泛和更深層的社會實踐去具體回答,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表明,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四
? ? ?商紂王把周文王拘在羑里并且將其大兒子伯邑考剁成肉醬讓其品嘗時,紂王認為天下就該他一個人享用,但最后是周武王聯合了幾百諸侯一下子就把紂王給滅了。秦國通過戰功封爵的辦法讓新興地主階層分享國家的治理權,最終在戰國七雄中笑到了最后。孫中山所領導的近代資本主義群體,因其代表面比清朝統治者更廣大,因而幾次起義就把清朝送上了歷史的斷頭臺。毛澤東領導的泥腿子們在當時中國的占比幾乎達90%以上,因而,僅僅28年就奪取了全國政權。細較起來,可以看到一個真理,只要新建立的政權其利益的享受面比前朝要廣大、深厚,這那這個政權就能長期存在下去,其實,這就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