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模仿的就是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里的大島幸子、排球女將中的小鹿純子的發型。大陸電影電視里的發型,是冷燙的大花,要用空心的發卷做造型,年輕人不大追捧。
短發最常見的是青年發,老少皆宜。荷葉頭、日本頭,大多是少女們的最愛。區別只在日本頭劉海較厚而且整齊,荷葉頭的發梢整齊,像老荷葉的卷邊一樣朝里微卷。至于爆炸頭蘑菇頭這些現在聽來老古董的發型,還都是以后的新鮮時髦的事物呢,長發會束馬尾,偶有清湯掛面式。
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部電視戲曲連續劇《旋子》。講的一代影星周旋的生平,主演茅善玉,原來滬劇當比越劇更婉轉,吳儂軟語細細道來,沒得黃梅小調那樣靈動活潑,不似越劇清悠婉麗,上海的演員上海的戲,把我們這北方的土老冒觀眾看得意猶未盡。南方劇種風靡一時。不久,電視臺播出一臺晚會,演唱曲目俱是江浙一帶的戲曲名段,由一些年輕貌美的戲曲新秀演唱,譬如《觀燈》、《劉海砍樵》、《對話》這些名段。那些女演員都是小巧靈秀的南國美女,衣著時尚青春靚麗,最新鮮的最惹眼的當屬他們的發型。
她們的發型都很蓬松,像是燙過又被剪吹,即有型還穩定,其中有一個年輕女演員的發型,齊劉海削薄,兩側的頭發到了耳朵的中部剪短,露出半截耳朵,,腦后發梢削薄,看上去劉海耳畔和發根形成明顯的三段,我非常喜歡,給她起名三段式。姐姐自告奮勇,要給我剪這個發式。
因為我當時是低著頭抬著眉毛向上看的,她一剪下去,預先設計好的齊眉的劉海,等一抬頭,就到了眉毛上面,顯得有些短了。第一段如此,再要為了減少落差,第二段耳朵那部分就也要剪短,最后一段以此類推。然后再削薄再找齊,這位藝不高人卻大膽的美發師,面對我的秀發就像對付一團不聽話的面團,干了兌水,濕了摻面,她是剪了削,削了剪,最后徹底粉碎了我的美好想象,與我的初衷狠狠的背道而馳。
看著鏡中的自己,頓覺生無可戀,遂淚奔。
別說戲劇新秀了,現在簡直是男女不分了,理發師不但不懺悔,還堅持說像另一個影視劇中人物————紅紅的雨花石中的假丫頭,人家是假丫頭真小子,我這算怎么檔子事?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我每次出門都是一次考驗,最怕見熟人,他們沒張嘴,我就知道他們想說什么———你怎么剪這么短的頭發?誰給你剪的?…而且最見不得誰朝我笑,笑的越燦爛居心也就越惡毒。
不堪回首啊….
最夸張的一次,我剛一進女廁,本來一女的表情安詳的踏踏實實在蹲大號,一見我大驚失色,連屁屁都顧不上揩,嚯得提起褲子瞪著我,看到我的紅色條絨上衣,又如釋重負的喔了一聲,笑著說:我還以為是個小小子呢…哈哈
有那么好笑嗎?我好想發飆….
這件事在我有多嚴重,只一樁事實可以證明,從那以后的日子,我沒有再沒留過短發…
那是初一的事了,初二的時候正在播出《上海灘》和《射雕》。有時會模仿程程的三股辮。對神雕里黃蓉、華箏她們鼓鼓囊囊的假發也因為愛屋及屋頗有好感…
這時候許亞軍和宋丹丹的一部《尋找回來的世界》,又讓我癡迷了長發..現在很多人認為宋丹丹是笑星、諧星、甚至丑星,其實不然,剛出道的宋丹丹一頭黑色長發美不勝收,腦門也不像現在這樣禿,身材纖巧苗條,是一個難得的麗人,我為她著迷,誓要留一頭及膝長發。
可是這頭發留長并非易事,有的人會早早開叉,所以根本留不長,我的還好,沒有開叉,發質黑,就是不太長的時候,沒有重量感,洗過后,會很蓬松,顯得很多頭很大,,如果有時候超前撲撒下來,別人叫我梅超風,梅超風就梅超風,人家早年也是美女唻。
直到夠了長度,還是沒達到理想中的長發的樣子,就趁著放暑假,讓那個還躍躍欲試老想著害巴我頭發的姐姐,把發梢燙了一下下….
因為技術不嫻熟,發杠卷得頭發多,竟然歪打正著的燙成了自然的大花,散著的時候會更美,可以學生怎么能留披肩發呢?于是只能故意上晚自習之前洗頭,然后借著晾頭發散開來美美噠。在校園里長發披肩地隨意溜達,當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已是二八年華,情竇初開,希望能碰上高年級的那個帥呆的頭發長長蓋著耳朵的吉他少年…..
初三的時候風紀查得緊,主要是在上午兩節課后課間操的時候,學生們涌向操場,風紀老師站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路口,一雙鷹眼探照燈般掃來掃去,我們幾個紫心大蘿卜——心里美的美少女都是抿著嘴,因為涂了琥珀色的潤唇膏,翻著眼睛不是看天就是瞅地,就是不能直視,因為眼皮上畫了細細的眼線,涂了藍幽幽的眼影,匆匆跑過,躲檢查躲得很辛苦,但誰也不肯有一天不在臉上畫畫。
因為頭發挨抓的都是男生,因為那時,齊秦的《來自北方的狼》,風靡大陸,齊秦是束長辮的。男生一旦迷上了音樂,就會覺得只有長發才會使他更具藝術的氣質。然后好多男生哥哥長發過耳,至于洗不洗的不重要,據說是因為剛洗的頭發不聽話,沒型。
所以男生們為了美,所做的努力與抗爭,一樣的艱苦卓絕啊。
轉眼時光荏苒,那些逝去的青蔥歲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