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一生勤勞,到頭來積累下的財富還不夠養老看病。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在行動上雖然勤勞,但是他的思維上比較懶動,他不懂得改變自己,不懂得與時俱進。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現實生活當中還有一些人,貌似懶惰,不工作,也不奮斗,但是依然過的風生水起、財務自由。
單位一個小伙兒剛畢業兩年,周六、周日就在集體宿舍里面,也不出去玩,剛開始我還以為他特別懶惰,誰知道這是一位網游的高手,依靠在網絡游戲上賣裝備,每月都有五六千的收入。不得不佩服現在的年輕人,各有各的生財之路啊。
簡書里有一個朋友說了一句話,我非常認同。他說,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讓人們都有一個合理合法的收入途徑。
人的思維是最容易產生慣性的,只要從事一個工作時間長了,就不想改變了。更懶的再嘗試其他的工作,哪怕這種工作得到的報酬越來越少,抑或是工作的強度越來越大,我們想到的是如何去適應他,而不是想到的去改變他或者另辟蹊徑。
確實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改變思維比改變行動要難的多。因為改變思維方式首先需要我們接受新的思想。而接受新的思想,第一就需要我們去學習,主動學習。第二需要接受教育。反觀現代的成年人,能靜下心來去學習的人越來越少。
那么怎么樣才能改變我們的思想呢?如何通過閱讀來改變我們的思想呢?
一、開卷有益。多讀書肯定會改變我們的人生道路,有句話說,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生的區別就是:不讀書的人只能有一個人生經理,而讀書的人卻可以有很多種人生經歷。為此,遠離手機,多看書,多看一些名著、經典的書。
二、勤于思考。多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多考慮我們的人生。觀察成功的人怎么成功,觀察優秀的人比我們哪里做的好,看看我們和我們的榜樣之間還有哪些不足。及時的改變,學習他們。
三、付諸行動。我們通過讀書,學習了很多先進的理念。通過思考,又悟出了很多道理。如果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不付出行動,縱使有再好的想法對我們的人生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沒有敢于行動,敢于失敗,敢于嘗試的精神是不會改變我們的人生的。再說了,不試一試,怎么會知道不可能?怎么會知道我們的人生其實還有另一種活法呢。
解放思想、尋找出路、提升自我,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行動。在這幾方面上的勤奮要遠遠超過在身體上的勤奮。有可能我們沒有耗費太多的體力,但是我們卻在絞盡腦汁兒的思考。
讓外人看來,好像我們好像天天不勞動,其實我們的思想始終在活躍著,反而,那些在身體上勤奮的人越是勤奮越是在掩蓋他思想上的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