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月晦日偶題》
節物相催各自新,
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
夏木陰陰正可人。
【譯文】
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不斷遞換,變化常新;癡心的男女總是苦苦挽留春天。
那五彩絢麗的花朵凋謝何必感到遺恨,夏天的樹木,濃密蔥綠,正稱人心意!
【注釋】
晦日:農歷每月最后的一天。
節物: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兒女:這里泛指男女。
芳菲:香花芳草。
何須:何必,何用。
可人:稱人心意。
【賞析】
詩首先從節令上著手,說自然界的風物,隨著季節的轉換而不斷更新,而癡心兒女何苦要對春天苦苦留戀;三四句從反對癡心兒女對春天的逝去而傷心遺憾上著手,指出對繁花的凋謝不需要抱恨,接下來的夏天,樹木蔭濃,同樣令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