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始
? ? ? ?你有拖延癥嗎?
? ? ? ?想知道這種行為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心里奧秘嗎?
? ? ? ?為什么拖延會給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如此多的困擾呢?
? ? ? ?(如果你被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并嘗試著找到答案解脫自我,那么就和小編一起開啟《拖延心理學》的讀書之旅吧╰( ̄▽ ̄)╮)
? ? ? ?《拖延心理學》,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簡·博克、萊諾拉·袁。
? ? ? ?閱讀目標:提升理解力/心智。
? ? ? ?關鍵字:拖延、心理學、神經科學、行為經濟學、時間、情緒。
? ? ? ?這是一本實用類型的書,由兩部分組成——拖延原理和克服方法。
? ? ? ?第一部分旨在幫助每個讀者從內心深處去理解拖延這一行為,更好的認識理解自我,接受真正的自己而非想要成為的自己,學會和自身更好的相處,畢竟陪伴自己最長久的還是自己。
? ? ? ?第二部分旨在給讀者提供一些通用性的建議和方法,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付諸行動擺脫拖延這個魔掌,讓你的生活遠離焦慮,煩躁,靠近快樂和幸福。
? ? ? ?解決問題:理解拖延,克服拖延。
? ? 克服拖延Ⅰ
? ? ? ?你覺得自己有拖延傾向嗎?
? ? ? ?有沒有過因為沒有完成設定的目標而內疚自責?
? ? ? ?你的時間觀跟的上這個世界的節奏嗎?
? ? ? ?(如果你被拖延癥困擾,影響了生活工作或學習,那就來看看小編呈上的克服拖延小妙招吧(^_^)∠※)
? ? 了解拖延
? ? ?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克服拖延,首先第一步要認識了解它,能夠辨識自身是否有拖 延,又在哪些方面表現出拖延,拖延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惡果……,看看下面的情況你有出現過嗎?
? ? ? ?下面是《拖延心理學》的作者們給大家清點的拖延清單:
? ? ? ?習慣拖延的人或者有拖延而不自知的人,一般都有一個特定的行為模式和拖延策略,就像前面介紹過的拖延與大腦,你的一次次拖延已經在大腦中形成固定“套路”把你捆綁其中無法自拔,洞察自身的拖延行為和內心感受,打破自己的慣性思維,你才能對癥下藥,搭建新的神經線路。
? ? ?一周試驗
? ? ? ?當你看透了自己的拖延風格,就可以對癥下藥開啟重生大戰了。結合自己的現狀,設定幾個合適的目標,然后從易到難,選擇一個最簡單最可能達成的來進行一周的克服試驗。
? ? ? ?在設定計劃之初,千萬不要設想會一帆風順,好事多磨,一定要抱著成長的心態,把試驗的過程當成是一種學習和提升,預估到可能出現的意外干擾,把它們當成是一種考驗,一次歷練,記住:“不求完美,只求完成”,讓自己真正的行動起來。
? ? 提升定時能力
? ? ? ?對時間的掌控能力是克服拖延的必備技能,對一個沒有時間觀念的人來說,也不存在拖延和不拖延之說,讓自己的時間觀跟他人接軌,你才能更好的與人協作,融入社會大集體,畢竟這是個優勝略汰適者生存的世界。
? ? ? ?好了,說了這么多,你可以動起來了,可以先從”非計劃“時間表做起,計劃預估下下周可能的活動和需要花費的時間,然后著手準備你的“一周試驗”,記錄你在當周的進步,當你看到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越來越多的碎片時間被投入到你設定的目標中時,你對自己的信任和信心都會提升,新的不拖延神經線路也就開始發芽了~\(≧▽≦)/~啦啦啦~~~
? ? ?克服拖延Ⅱ
? ? ? ?你擅長尋求外界他人的幫助嗎?
? ? ? ?你會說不嗎?
? ? ? ?你的物理自我狀態還好嗎?
? ? ? ?(今天的內容繼續上周的克服拖延話題,再次奉上克服拖延的落地方法。)
? ? ?學會接受和拒絕
? ? ? ?在我們這個消費驅動并以索取為導向的社會中,有一個詞可以概括現代生活的主要特征,那就是“更多”。我們有更多的信息,更快的速度,更多的選擇,更多的東西,更多的移動性,更多對時間的需要,“更多”的對立面就是“更少”,更少的隱私,更少的的與本我自我超我的相處,學會接受他人的幫助,拒絕外界附加給你的事務,你離拖延就會越來越遠。
? ? ?利用你的身體減輕拖延
? ? ? ?你的自我(物理層面)還好嗎?有沒有被每天十幾個小時坐在電腦前搞的頭昏腦脹,累的感覺蔓延在你的身心,消磨了你做事的熱情。如果你已經開始有了這種疲乏感,那么是時候運動起來了,動起來,你會感受到久違的青春活力。
? ? ?結語
? ? ? ?每個人都會碰到拖延問題,你或許不是一個人格分裂癥患者,你也沒有嚴重的焦慮或抑郁問題,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一些阻撓我們前進的力量在暗中給我們使絆,這些阻撓我們的心理因素就像病菌一樣,不斷地侵蝕我們卻不被我們所察覺,因此,我們必須拿著顯微鏡,觀察研究,了解它們的活動規律,才能對癥下藥,清除這些心里病菌。
? ? ? ?至此,《拖延心理學》這本書的讀書旅程就結束了,敬請期待下周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