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露水成霜的深秋時節(jié),我站在蘆葦從生的河岸邊,望著我思慕的美人,她就在水的那一方。我上下求索想要接近她,可是前進(jìn)的道路崎嶇險峻。我的美人啊,隱約之中她象是一會兒站在河中央,一會兒好象立在水中的小島上,一會兒似乎又隱隱出現(xiàn)在水岸的淺灘邊。我的追尋之路啊,為什么如此艱辛,希望又如此渺茫?
《蒹葭》——這首傳頌了兩千多年的愛情詩歌,意韻綿長,意境悠遠(yuǎn)。
我想,那位佇立水中的美麗女子,定是這位男子心中久久渴望的女神。他滿懷信心地逆流而上,無奈失落地順流而下,途中經(jīng)歷多少艱難險阻都不曾磨滅愛的信念,可是如今累了倦了,女神依然如鏡中水月遙不可及。
愛情,永遠(yuǎn)都是人世間最永恒的主題。可是愛情,卻又是人世間最難解的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愛不得,輾轉(zhuǎn)反側(cè),寤寐思服;愛得之,心路漫長須撥云見霧方得始終。愛情的道路,從來都是道阻且長。
2
多少臉孔,茫然隨波逐流,
他們在追尋什么?
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
卻在命運中交錯。
? ……
青春的記憶里,總有幾首歌讓人難以忘懷,總有幾個人讓人倍感溫暖。童安格便是其中之一。這首《把根留住》童安格唱得舒緩、從容、韻味十足。我很喜歡他的聲音,低沉、深情、磁性,略帶鼻音,高亢的時候激情四射。
印象中的童安格,有著貴族一般英俊的臉和或憂郁或不羈的氣質(zhì),優(yōu)雅淡定的談吐以及謙和的笑容。我覺得,他更是位藝術(shù)家,作詞意味雋永,直入人心;譜曲瑯瑯上口,經(jīng)久不衰。
這首歌誕生于1990年。其時,他正遭遇事業(yè)發(fā)展的滑鐵盧。
之前的1989年,正是童安格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其實你不懂我的心》、《讓生命去等候》、《耶麗亞女郎》等歌曲為其在華語樂壇奠定了不可撼動的地位。也正是這一年,他因創(chuàng)作了一首不合時宜的歌曲而被內(nèi)地全面封殺。1990年,痛定思痛后的童安格寫出了《把根留住》。這首反映兩岸一家親的歌曲立即引起了廣泛傳唱,并迅速為其力挽狂瀾,他很快因此被解禁。之后,《花瓣雨》、《一世情緣》、《愛與哀愁》好評如潮,《愛與哀愁》專輯甚至獲得了內(nèi)地“金唱片獎”,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臺灣歌手。但是此后的童安格,卻少有佳作問世,逐漸地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多少臉孔,茫然隨波逐流,他們在追尋什么?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卻在命運中交錯……”。付出了時光,交錯了境遇。起伏一生,有美好也有黯然,名人如此,我們亦如此。
滾滾紅塵中,我們隨波逐流,我們四處奔波,我們在追尋什么?有的人為夢想,有的人為名利,更多的人則為生計而奔忙。
我們?nèi)杖談诳啾疾ㄓ谑溃瑸橐蝗杖停瑸槔先速狆B(yǎng),為孩子的前程。事業(yè)、房貸、物價、健康,哪一樣不需要好好考慮,哪個花費不需要細(xì)細(xì)斟酌。
風(fēng)花雪月終敵不過柴米油鹽,高遠(yuǎn)的理想有時兼顧不了生活的重壓。忍得了孤獨,咽得下委屈,扛得住焦慮。擦干心中的血和淚痕,在追尋理想、追求生存的路途上,我們?nèi)沃囟肋h(yuǎn)。
3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人初初認(rèn)識這個世界時,心中一片澄明,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山便是山,水便是水。不會懷疑,不會腹緋。心中懷著真善美,看什么都是一片美好。正如追尋之初,我們信心滿懷,豪情萬丈。
隨著年歲漸長,便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似乎不是先前認(rèn)識的世界了。你看到的已然不是你心中所想,這時會產(chǎn)生顧慮,疑惑,否定。你知道這個世界原來有欺騙,有不公,有你不了解的原委,有你不明白的真相。山已經(jīng)不再是那山,水也已經(jīng)不再是那水。于是,心中的欲念催生出無序的競爭,無謂的比較讓人變得自私狹隘。有人尋求討巧的捷徑,有人想要快速地成功,自然的法則屢被改變,綠水青山已成美麗幻影。在追尋目標(biāo)的過程中,我們你追我趕,是與非的界限逐漸模糊,忘了初心,失了本真。
其實,得到和失去本來就不是非此即彼,得到什么也必然會失去什么。當(dāng)繁華過盡,得與失不過就是人生常態(tài)。那些結(jié)果,其實并沒有帶來持久的欣喜或傷悲,而過程中經(jīng)歷的種種,才真正會讓人汲取力量并且印象深刻。努力做事,但求心安。真誠待人,但求無愧。這時觀心自照,山還是最初的山,水也還是原來的水。山水隨心,境隨心轉(zhuǎn)。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
佛曰三重境,自在山水中,得失隨心悟,你在第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