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王菲演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時差黨的迷妹我雖然沒看上直播,也看了重播版。不得不說,単從唱歌兒角度,她真的是老了,走調先不說,(畢竟有哪個歌手現場唱兩小時完全不走調)氣息比從前弱了好多。可看到她唱寫給女兒的歌并且竇靖童在一旁為她和聲(也是被童童猝不及防撩了一把),就覺得無論如何都是值得被歌頌的瞬間。還有她經典的小舞步,一如既往的灑脫輕松,導演昆汀在看了《重慶森林》后就說過“對不起,我不覺得從此以后,我會聽到California Dreamin'而不聯想到王菲的小舞步”。
很多人說王菲這場幻樂一場演唱會就是為了圈錢,我覺得一定不是,也許陳家瑛是這么想的,但一定不是王菲,原因很簡單,她真的缺這些錢嗎?她愿意出來開演唱會我相信就已經有很多人排著隊把錢雙手奉上還要說謝謝了吧~說票價貴的人是永遠不會懂想聽王菲唱歌兒的人的心的。
更有很多吃瓜群眾喜歡對她的私生活指指點點,說什么離了兩次婚就是對家庭沒有責任心,拜托,誰規定了不離婚的婚姻才是最成功的,兩個人明明在一起互相折磨日子過的挫挫的還非得名存實亡才叫失敗好嘛,永遠有勇氣去追求并擁有最好的,才叫對自己和對愛自己的人負責。看看王菲和李嫣和竇靖童甚至竇穎的關系就知道,把自己做好了,兒女自然會佩服和依賴你。
很多人好像特別喜歡要求一個藝術家德藝雙馨。其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已經很值得敬佩。在這個越來越商業化的世界里,任何純粹的才華都應該被小心翼翼保護著。德的部分交給牧師或者修女不好嗎?
前段兒看了文章導演的《陸垚知馬俐》,挺喜歡的。雖然是一個沒什么共鳴的青梅竹馬愛情悲喜劇,還是被表演,節奏和時不時的抖機靈打動了。從《奮斗》開始,就看好文章,覺得演戲特帶勁。可能大學玩話劇社的原因,比較喜歡浮夸一些的表演。本來文章滿滿好一個演員,好像自從周一見之后所有吃瓜群眾都有了粉轉黑或者路轉黑的正義借口,恨不得一棒子打到他無路可退,雖然人家還是繼續干著自己該干的事,可怎么也不能放開手腳大展宏圖了。BTW, 強推《陸垚知馬俐》同名主題曲by火星電臺,可能因為我對北京腔很濃的歌兒沒啥抵抗力><。
說回王菲,這場演唱會當然不是她巔峰時期,但她從前的歌就足夠一聽再聽。可能你聽陳奕迅或者莫文蔚的歌會哭,因為他們的歌都很“入世”,容易讓人聯想到自己的感情弱點。但聽王菲的歌會對很多事有更豁達的態度,因為我一直覺得她的好多歌兒都很“出世”,她的《悶》基本奠定了我的愛情觀:”誰說愛人就該愛他的靈魂 / 否則聽起來讓人覺得不誠懇 / 是不是不管愛上什么人 / 也要天長地久求一個安穩 / 我真想有那么的單純 / 不可能 / 難道真沒有別的可能 / 這怎么成 / 我不要安穩 / 別希望我會愛的滿身傷痕 / 我不怕沉淪 / 一切隨興能不能"
我這并不是一個迷妹對偶像的聲援,畢竟哥哥張國榮不是說過嘛,王菲根本不會在意你們說她唱歌難聽,只會介意你們說她牌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