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婆,你每次帶著孩子回老家坐火車太辛苦了,我一定努力賺錢,買輛車,接送你和孩子。”這是一個丈夫兩年前對妻子的承諾,如今,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們每次回老家,都由丈夫負責接送,丈夫的言行深深的打動了妻子。
這并不是第一次承諾,還有很多,買第一套房,買第二套房,包括加薪升職等,丈夫幾乎都做到了,說到即做到,妻子深深的信任丈夫,也深深的愛著丈夫和孩子,從她每次給丈夫做的每一次用心的飯菜,就能看出來,丈夫這近兩年的體重嗖嗖的往上漲,就是被妻子的美食誘惑所致。
信任是什么?怎么才能贏得對方的信任?
信任就是我說到了,我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亂承諾。哪怕是對待孩子,哪怕是當時無心的一句承諾,都不要亂,否則一旦失去對方的信任,關系就破壞了。
2
“別哭了,等會我帶你去買變形金剛的玩具。”這是家面對孩子的哭鬧無以應對,經常會許下的承諾,果然,孩子突然聽到這句話不哭了,眼里含著淚水,期待著他想要的玩具。
一天,兩天,這個玩具還沒得到,“媽媽,我的變形金剛呢?”孩子問道,“過幾天給你買,我現在忙呢。”孩子無奈了。等下一次孩子哭的時候,打算用什么承諾給孩子?如果實現不了,怎么辦?會有什么后果,一次,兩次,……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孩子不再信任父母的承諾。
所以當孩子再次哭鬧,你無論說什么,承諾什么,孩子也不信任你了,嚴重的,孩子可能也學會了亂承諾,甚至會撒謊了,小小的孩子怎么會撒謊了,都是和父母學的。
聽說過分離焦慮癥嗎?孩子為什么會焦慮?因為缺乏安全感?為什么會缺乏安全感?這也和孩子對父母缺乏信任有關。
當父母出門上班的時候,總是對孩子說:“你好好玩,我一會就回來了。”孩子等了好久,盼了好久,你還是不回來,好不容易晚上回來了,看到你是多么的不滿意,所以他會再次哭鬧,以表示對你的不滿。
下次,下下次,只要一離開,他就哭鬧,因為他知道,你會很久才回來,絕不是一會兒,這個很久不知道要多久,所以他不安,所以他焦慮,所以他哭鬧。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父母首先要審視自己是否做到了承諾給孩子的已經做到了,是否你的行為贏得了孩子得信任,如果沒有,從說到做到,贏得孩子的信任開始吧。
說到做到?說著容易,做著難,我們不可能每次都能說到做到,對,那怎么辦?如果我們當時承諾了,如果發現不能在自己承諾的時間做到怎么辦?提前告知對方。
3
小張是開了個小的建筑公司,手下管了十幾個工人,有一天他朋友打電話告訴他北京有一個大的工程,需要幾十個熟練的建筑工人,為他能不能找到,“能找到,沒問題,我這最不缺的就是人。”他滿口答應了。
他手下哪有那么多工人?他得聯系老家的人,當他打電話的時候,老家人回應:現在是收麥子的季節,等忙完這幾天就過去。
小張只好等了,但是沒告訴朋友這件事,三天后,朋友打電話過來問他是否聯系好了,他這才告訴對方不行,朋友只能說:“好吧,你怎么不早說呢,我找別人吧。”朋友又找了另一家公司合作,等過了些天,小張打電話說人找好了,對方已經不需要人了,雖然后面又有不少工程,朋友都選擇了后面合作的那家公司。
還有一種情況,當有人請你幫忙時,明明做不到,為了面子不好意思拒絕,硬著頭皮答應,這不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嗎?如果做不到可以直接拒絕,這并不影響對方的信任,面子重要還是信任重要?實話可能另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孔子說:言必行,行必果。
良好的信任是培養夫妻關系,親子關系,朋友關系等各種關系的的基礎,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最好的關系面前失去了伴侶,孩子,或者朋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