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學妹說了她實習所在辦公室里的一個故事,非常精彩。
話說,部門新來了一個管理層的漂亮小姐姐,傳聞并不是什么名牌大學畢業,年紀不大卻空降了經理的位置。
一上來就呼風喚雨,跟別的部門經理瞬間成為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八面玲瓏蠱惑人心什么的。
還跟學妹心中的男神——帥氣低調有內涵的老板走得很近,頗有發展戀情的嫌疑。
一轉眼的功夫就成了公司的風云人物,一個新人就出如此風頭真的讓人羨慕嫉妒恨。
大家都是從新人過來的,好不容易算是各憑本事在公司有了一席之地,居然就這么被刷掉了存在感, excuse me?
老江湖們可是坐不住了,都在嘰歪,她這么吃得開加上這美艷的顏值,怕不是“賣力”地潛規則潛上位的吧。
辦公室就是這樣子,沒有所謂永遠的朋友。
那些社會混了幾年的半吊子不少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主,謠言很快傳到了她耳朵里。
學妹說,這小姐姐可厲害了,聽到了竟然沒生氣,也不反駁,像是在聽別人的八卦一樣。
想想也是耐人尋味。看著學妹如此饒有興致,我也就多說幾句,給她科普了這些年看破不說穿的職場鐵律:
職場里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人:心機婊和老實人。
一般老實人又分為三個階段:年長一些的員工,如果還沒有在一個中層管理以上的位置,基本上都是些混混日子帶帶孩子的節奏了;
工作了幾年,有些工作經驗的人慢慢去向“老油子”狀態,領導面前嘴上抹油,領導不在也沒見她努力,吃吃喝喝看看劇;
至于初入職場的新人倒是躍躍欲試,只不過看不清方向,連拿個快遞都恨不得刷出點存在感。
你說她是哪一種?
學妹急了“老不老實我看不出來,心機婊倒是一直有傳言。”
學妹輕描淡寫說了辦公室的人背地里陰暗的想法,但是她又猶猶豫豫地辯解:
“其實我覺得小姐姐人很好的,又漂亮又沒架子,還叫我有假期多給自己充電,別只知道吃喝玩樂,把最好的時間耽誤了。”
搜索“吾聊職場”公號,碎片化職場提升
說起劇情的反轉就要從一次接洽英國重要客戶講起,這一次“心機婊”小姐姐的面目終于被揭穿了。
有一次正值老板休假,助理也跟著給自己放了個假。
突然接到某重要客戶到訪,竟然還有一個外國人,以當時業務部門的臨時配備竟找不到一個英文好的人,只好推出去一個實習生——學妹去陪同。
學妹說,當時她都嚇傻了,她哪見過這種場面,更何況還要飆英文。
自己的英文水平完全貢獻給了那一張六級證書,除此以外也就是個日常對話了,哪里上得了臺面。于是立刻交了底,真的去不了。
這時候她突然想起來“心機婊”小姐姐,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學妹趕忙去找她求救。小姐姐竟然欣然同意了。
其他人也是一副反正別是我就行,恨不得自己馬上隱身的樣子,慫恿著小姐姐出場,內心掐表等著她出丑。
接下來這一段學妹描述的時候眼睛都在發光。
“簡直把我看傻了,真的瞬間被她圈粉,舉止大方得體,發音標準得像在國外呆過很多年的人。“
“我算是明白為什么有些人普通得只能混吃等死,而小姐姐可以年紀輕輕就當大佬了。”
事后學妹還特地約她吃飯討教,說起辦公室對她的流言,她淡然一笑說,職場的競爭較量里,潛規則不是正道。
只能說越早開始努力的人越幸運,有你想要的未來就從當下這一刻開始,這是最好的時候。
職場混不好,不是你不夠“賣力”不夠婊。而是你一味放大了那些努力以外的捷徑,盲目惡意猜測才是真心的婊。
小姐姐心態特別輕松:
“總有人誤解你的成就都來源運氣,總有人曲解你的社交都不干凈。
只有自己才知道職場的生存之道就是不斷給自己加碼,而不是只盯著別人,優秀的人自然會扎堆。
非要說我‘婊’,那也只是我的一點不足為奇的小心機,就是下班之后少點去玩,多給自己充電罷了。
別人選擇花時間吃喝玩樂,我把時間用來充實自己。出身背景無法改變,但未來還來得及。你也要有一個過人之處。
憤世嫉俗的人很多,奮不顧身的人很少。職場生存,最怕就是長期性混吃等死,間接性躊躇滿志。”
“太低估社會了。”學妹說的時候語氣特別感慨。
校園里的不務正業和懶惰終究在走出社會之后感受到惡意。
其實并不是學不會,而是沒有勇氣,選擇了跟隨大多數去吃喝玩樂,狂歡著逃避著。
有些事努力沒有結果不是說明努力沒有用,只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
不動聲色地進步才是成熟的職場人最大的心機。
暗地里練就一身硬本領,比如學好英語,就足以讓自己在職場江湖里占據一席之地了。
鷹叔也在這里告訴小鷹們,你們要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些改變。
先把自己變得更優秀,我們終將遇見欣賞我們的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