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財務自由?
百度解釋:人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自己的時間可以自己自由支配,被動收入>日常開支,那就稱之為財務自由。
那就可以通過日常開支來計算需要的“被動收入”了。
假設:
①二狗子平均月開銷是1W,那年度開銷就是12W;
②銀行有一款理財業務,年化利率可以做到3%(這幾年降息,不知道銀行能不能做到這個利率了);
③12/0.05=400W,用400W去辦理這款年化3%的理財業務,就可以產生12W/年的利息;
④這400W產生的利息(被動收入)就可以覆蓋年度開銷。
綜上:可以理解為,二狗子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不上班,不用出賣自己的時間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有“400W”就夠了,這些錢就是二狗子財務自由所需的初始資金。
二狗子有了這400W就可以實現有足夠的時間做自己的事了。
注:欲望無限膨脹的請忽略,比如今天想買豪宅,明天想買豪車,后天想買飛機的伙伴,此計算方式不適合你。
(根據你的開銷,以及現實的理財收益,可以算一下自己離財富自由還差多少錢)
沒有實現財富自由之前,基本上都在通過出售自己的時間來滿足生活所需。
日常花銷,小孩教育,提升生活品質等等,都離不開錢,每個月都會有一筆開銷支出,為了能夠每個月都有錢來支出,我們不得不努力上班工作,上班賺取工資來獲取更好的生活。我們大部分人的時間都花在上班上,也就是一天中最少有8H要出賣給公司,通過出售自己的時間來換錢。
什么是個人商業模式?
出售自己的時間來滿足生活所需,可以理解為是個人商業模式。那個人商業模式有多少種呢,分為三類:
第一類:一份時間出售一次,比如上班;
第二類:一分時間出售多次,比如出書、制作課程去賣、做一個視頻等;
第三類: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獲得收益,比如創業者,投資人;
△上班,是不是就是把時間出售給了公司,而且同一段時間只能出售一次;
△做了一門課程掛到網上去賣,出一張唱片,出一本書,做一個視頻發抖音等等, 如果以上這些可以帶來收益,那是不是花一定時間可以出售多次;
△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自己創立一家公司,招聘員工,最終公司盈利,這是不是購買他人的時間,讓他人給自己創造價值,投資別人給你創造價值也是一個道理;
目前的我們大部分上班族就是第一類商業模式,也就是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作為第一類商業模式,要如何優化呢?
有兩種方式:
①提高時間出售單價
②時間多出售幾次
注:通過擠壓自己的生活和睡眠時間去跑滴滴,送外賣等依舊是時間出售一次;
當能力變得越來越強,給公司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正常的公司是不是會給你進行加薪,這樣的話就是提高了時間出售單價。
能力變強是可能在一個一個的項目中不斷提升的,提升的前提在于心態。
老板分配一項任務,有兩個選擇,一是做完(有時候做完就滿足了老板的需求,就以為已經做好了),二是做好。大部分人會選擇做完,公司給多少錢就做多少事,多一分都不會給公司貢獻(最多就是被貢獻,被壓著加班),所以這就存在雖然做了一個又一個的項目,但是能力沒有變強的跡象。
少部分人會選擇做好,做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做一份工作報告,自己的PPT能力不是很強,把報告做好(能夠解決老板95%問題,讓其沒有什么疑問,而不是無限次的打回重做)需要額外發時間去學習(學習圖表的運用,學習數據邏輯的搭建等),如何把內容在PPT上以更好的方式呈現,在經過能力強化后,才有可能把一項任務做好。
很多人其實在一開始是一腔熱血的想把每一項任務做好的,做著做著沒有收到正向反饋,就開始慢慢懶惰了。內心的懶惰小人會出來:你把事情做這么好有什么用,老板依舊不給你加工資,你看那個誰誰誰,每天上班摸魚打混,不一樣工資照發么,很多人在這樣的狀況下心態變化,開始從把一項任務“可以做好”變成了“只想做完”。
但是有一些東西或許我們沒有注意到,當我們在把任務做好的過程中,是不是經常會存在需要對能力進行強化;做策劃的是不是要想著如何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意能力等;做項目的是不是需要提高自己對時間把控能力,溝通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等;做銷售的是不是提升自己的人際關系建立能力,持續建立自信和自我激勵的能力等等。
當自己在持續的把任務做好后,自己的能力也會隨著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可以理解為把時間又出售給了自己一次,這樣看來,自己的時間出售了兩次,第一次出售給了公司獲得報酬,第二次出售給了自己獲得成長。
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才會讓自己能力越來越強,那身處第一類商業模式的自己,才有可能不斷突破,躍遷到離財務自由更近的狀態。
關于成長
成長的路徑有很多,我理解的成長分為三大類:身體方面,心理方面,技能方面。
身體方面,通過鍛煉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可以是每天一萬步,可以時跑步,可以是球類運動,鍛煉的方式太多了,適合自己的就行,讓自己可以有更好的精力去應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心理方面,如何讓自己情緒更加穩定,不會輕易的動怒;針對自己的認知體系能不能不斷升級,針對各種概念進行升級,比如上面說的財務自由計算方式,就讓我自己對未來有更多的確定感,知道自己想要想要的生活狀態,然后朝著這種狀態不斷的接近,內心就不會向以前那么浮躁。
技能方面,給自己制定一個小目標,每年學會一項新技能,自己今年的計劃是對營養學進行入門,然后通過生活不斷的去實踐,提升自己的身體狀況。
其實年度計劃的內容也基本上是和成長有關,只是在不同的成長維度去實踐,像我們年度計劃上出現最多的內容大體是讀書,運動,學一門外語等等。比如讀書是心理方面的成長,每日跑5km是身體方面的成長,學一門外語就是技能方面的成長。關于年度計劃具體如何做可看如下鏈接:
以上,本周思考,與君共勉!
注:個人商業模式的概念來自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