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艦長劉喆在《開講啦》節目中說,每年都會組織新上艦官兵觀看艦載機起飛與降落儀式,通過這種儀式強化戰士的責任擔當意識,激發使命感和自豪感。國器如此,我們每個人亦如此。生活中多一些儀式感,并非是矯情與講究,而是一種對待生活品質的態度,是對美好幸福的追求,更是對生命質量的提升和生命內涵的延展。
中國自古便對儀式感極為推崇。然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儀式感逐漸被魯迅先生筆下的“差不多”先生沖擊的支離破碎,變成了“隨意”和“馬虎”就好?!渡钚枰獌x式感》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生活不止有茍且,還有詩意和遠方;就是讓我們重拾儀式感。
當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儀式感距離我們并不遙遠。恰恰相反,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全書用303個小故事串起,告訴我們通過儀式感,可以讓我們逃離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重拾對生活的熱愛,重啟對精致生活方式的追求。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本心靈雞湯。我并不否認。如果非要說它是一碗雞湯,那么這也是一碗漂去油水的雞湯,鮮美而不油膩。它在雞湯書中的形象,宛如一位剛從深山走入繁華都市的姑娘,凡塵中透著靈氣和清新。
當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我們忽略了生命中這么多重要的東西。我們的生活往往都過得很粗糙,行色匆匆中失去了生命本有的顏色。一生走來,仿佛就是步履不停地匆匆趕場。我們沒有為自己認真慶賀過一次成功;沒有正正經經地為父母過一次生日;沒有為愛人在紀念日送上一份浪漫;沒有定期為朋友打過關切的電話……這些生活中本有的值得紀念和銘記的美好,都湮沒在日復一日的“隨意”中去了。
當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儀式感不僅是要悅人更重要地是悅己。書中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主人公蘭姐與老公異地而居,只有周末才能相聚。蘭姐周一至周五什么都是將就:一身休閑裝飾,臉上沒有笑,每天隨便吃飯,也不梳妝打扮。而另外一位姑娘則說“我的口紅不只是為他買的,我的笑容也不只是為他綻放,我的青春更不只是為他盛開。我原本就是這個樣子,他不在的時候,我依然笑顏如初,樂觀自信?!睆偷┐髮W陳果說,她母親每天出門前都要面對鏡子展顏一笑;丁丁張說,他經常會給自己買一些小禮物。我們要學會這些瑣碎生活中的細微儀式,為生活增添更多鮮活色彩,讓平凡的日子增加更多趣味。
書中說,儀式感,會讓你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里,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愿將就的勇氣。不愿過將就的生活,不正是我們心中一直苛求的生活嗎?但愿你能從這本書中找到想要的儀式感。但愿你能從儀式感的生活中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