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第一篇總結,就先獻給自己,寫寫自己這個月的成長與感受。
從去年9月開始,我有了周和月總結的習慣,發現通過文字梳理,能較好地理清生活、工作、育兒和財務狀況。嘗到甜頭后,今年當然也不例外了。
為了節省時間,我自己用了一個小小的筆記本制作成了2019效率手冊。
我按照年度計劃、月度計劃和周計劃進行大致規劃,小幅度調整一周為單位按日落實,順便把周總結也同時寫在了小本本上,然后按月再次總結成文。
一、??電影的滋養
職場女性外加母親的角色,注定需要擠時間才能夠保持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所以利用女兒上興趣班和其他零碎時間,看完了兩部電影。
在元旦休息之時,看完了日本電影《小花的味增湯》。
影片講述了音樂系姑娘千惠與安吾相戀多年,打算步入婚姻殿堂卻不料患上了乳腺癌,但是男友不離不棄,鼓勵她做了手術并且與之結婚。
婚后,千惠繼續治療,控制住了病情,卻不料意外懷孕。千惠面臨著兩難選擇,一方面全家特別盼望她能有個孩子,另外一方面懷孕生子要暫停藥物會導致癌癥復發。在艱苦的抉擇中,她選擇生下來可愛的女兒,也就是小花。
果然,千惠的癌癥復發了,為了讓孩子和丈夫在自己離開后能過上健康的生活,她開始教5歲的女兒做日系餐,這是母親留給孩子長遠的愛。
?影片中的有一首歌特別好聽,歌詞也十分動人。
“我愿變成滿天星,照亮你寂寞夜晚。匯成明亮的星光,哪怕三億光年。一直陪伴你身邊。”
我個人蠻偏愛這樣的日系影片的,視角不算宏大,但是充滿了生活的溫情,看完也就更加熱愛生活了。
?第二部是周迅主演的《你好,之華》。之前上映的時候沒去看,據說反響平平,豆瓣評分6.8分。
?這是一部中年人的文藝片,年紀四十的周迅演主角之華,眼角不可避免有了皺紋,水嫩的臉蛋也有了歲月的滄桑,那個鬼馬精靈的迅哥兒確實老了。不過我反而覺得這樣的周迅特別有味道,很好地詮釋了之華這個角色。
少了點少年的銳氣,多了中年女性的成熟與優雅,可又保持著內心的天真與純情,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文藝氣息。這是之華,也是周迅本人。
面對姐姐之南的突然離世,之華代替姐姐參加了同學會,遇到了多年前傾慕的尹川,于是年少的故事與現實中年生活穿插展開。
來來往往的書信是年少時代最純粹的美好,即便中年人的生活有著無奈,有著奔波,可是心中的那抹美好是永遠珍藏著,不可撼動。
二、讀書的美好
本月閱讀量不高,花了很長時間看完了古典老師的《躍遷》。
讀完本書,對我而言受益最大的是理解了破局思維。很多東西我們只看到了眼前,并立即處理,感覺有效且很爽,可結果卻會越來越差。這是因為我們的思考和做事方式只留在了第一序上,而真正要解決問題的是找到第二序,那些能真正解決問題的,但短期感覺并不爽的做法。
這對我有些許啟發,比如在工作上,人都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為解決了當下的加急任務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而且感覺特別忙充實,有滿滿的成就感。殊不知,沒有理清思路和多想一步,就會破壞事物的正循環,接下來只能被別人驅趕著做事,終陷入忙碌不堪的狀態。
育兒,也是如此。唯有多深入思考,多走幾步,才不會陷入焦慮與迷茫。
其次,本月我又重讀了老少兼宜的金錢童話《小狗錢錢》。
這是一本入門的理財讀物,仔細品讀卻發現里面包涵了大量深刻的人生哲理。
分享幾條自己覺得不錯的金句:
學習就是認識新觀念和新想法的過程。假如人們始終以同一種思維方式來考慮問題的話,那么始終只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好奇是好的,但絕不能讓好奇阻礙你做事。太多的人做事猶豫不決,就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完全弄懂這件事。真正付諸實踐要比純粹的思考有用多了。
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必須在72小時之內完成,否則你很可能永遠不會再做了。
說到底,理財就是理人生,家財萬貫又如何,不懂得打理生活,日子照樣過得一地雞毛。人最為寶貴的能力,無非就是思考與實踐,做到了這兩點,粗菜淡飯的日子也很出彩。
三、上班路上聽過的那些
利用通勤時間,我零零碎碎聽了不少東西,有的當做趣味聽,有的聽過了忘了,有的反復聽了好幾遍,不強求自己。
本月聽了羅振宇和吳曉波的跨年演講。回過頭仔細琢磨了一下,也有幾點感想。
首先,無論在多差的環境中,要學會停止抱怨。一個真正做事的人,在什么時候都會努力做事。都說今年的經濟形勢差,可是我發現身邊的人依舊是很努力地工作,瞎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其次,要學會不懼怕沒時間這回事。就像羅胖說的:“我們要搞定的無非是一張時間表”。工作時家里有事,停下了處理下家務未嘗不可。回家時,工作任務沒有完成,等孩子睡了,放棄追劇時間,做完工作那也是理所應當。
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見縫插針地去做,比如現在的我寫總結,都是利用零碎的時間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上,然后什么時候有空了發到電腦上整理一下就好了。
最后,普通人也要關注新形勢,嘗試用新眼光看問題。5G時代都要來了,如果依舊拒絕接收新事物,這樣只會被時代拋棄。
世上有這么多的好書,人窮其一生都讀不完。有時候利用通勤時間,先聽聽別人對一本書的講解,然后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再買來閱讀,也算是高效的途徑。
本月還陸陸續續聽了好幾本書,有3本覺得非常不錯。分別是《貧窮的本質》《理智與金錢》《曹寅與康熙》。這3本反復聽過好幾遍,已經列入本年度必讀好書了。
以上,就是新年第一個月的個人成長總結。原來這個月自己也是做了不少事的。除了月初制訂的理財課程沒有聽完,其它基本上完成了,還是挺有成就感的。這算是新年的好開端,過幾天要繼續寫育兒終結篇,復盤一月的育兒情況,力求接下來的日子能有條不紊地執行貫徹下去。